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政策调控悬空 房地产投资策略需转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6:26 中国证券报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 任壮

  我们认为应客观看待房地产板块“利多”与“利空”共存的“两面性”,大喜与大悲的态度并不可取。

  在政策调控取向之下,我们建议调整投资策略,重点关注三类房地产公司:一是拥有
丰富且低成本土地储备的“地产”公司;二是具有品牌优势、管理能力强的区域地产龙头公司;三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开发性公司等。

  进入“后调控时期”

  在前期的报告中我们多次提出:在国内房地产行业依然没有实现市场化主导的情况下,政策调控依然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今后走势的主要因素。

  我们认为,今后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力度仍将是突出有效性与针对性,并以“结构性、区域性”调控目标为主。因此,政策调控对行业内的影响将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由于市场基础及前期表现的不同,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风险较大,房价及销售量可能较长时间内处于下跌态势,而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城市风险相对较小,市场将会稳步走强。另外,

别墅及高档住宅将受到土地、税收、信贷等政策的打压,市场风险较大,而中低档住宅产品,特别是普通住宅、
经济适用房
等将受到政策扶持。

  从发改委此次公布的今年调控重点来看,其调控思路基本上印证了我们的观点。今年调控的主要思路是:一是调整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同时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宅及商业营业用房开发。二是加强分类指导,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三是今年可能会加大对房地产批地、流通环节的市场整治力度,税收等方面审计力度可能也会加大。

  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后调控时期”,政策调控的目的将围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规范发展为主线,“政策性调控”将可能会逐渐让位于“市场化调节”,“银根”将会适度放宽,“地根”仍将会“结构性”收紧。当然,今年不排除出台新的调控政策,但可能以税收等政策为主。

  上市公司面临“新考验”

  在房地产“后调控时期”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将面临新的考验。

  一是行业景气度将持续走低。在房价日趋走低的预期下,消费者将日渐成熟和理性,部分区域的房价出现滞涨和下跌,上市公司项目销售收入回笼将面临困难。区域市场走弱及全国性的公司的项目开发周期、运营成本、管理费用将会增加。

  二是土地出让的招拍挂原则和限量供应方式,抬高了上市公司的土地成本。日益上升的土地成本不但压缩了上市公司的利润空间,土地储备也成为今后开发商能否持续经营的决定性要素。

  三是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惜贷”现象没有实质性改变。上市公司可能面临房款回流趋缓、银行贷款阻塞的“双重困境”,再融资压力变得空前高涨,资本运作能力与融资能力将成为考验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

  四是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将会逐渐影响开发产品模式。目前市场中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已形成追求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的趋势,过去那种追求项目规模、滚动开发式的“大盘开发”模式将会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消费受众、具有独立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小盘开发”模式。

  把握投资“新视角”

  去年上半年,受调控政策出台的影响,地产板块持续低迷,而行至年底受

人民币升值、区域市场拉动、股改含权预期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地产板块又走势强劲。

  在经历“大悲大喜”之后,我们应客观看待地产板块“两面性”:不应因行业“利好”而忽视调控“利空”的存在,也不应因调控“利空”存在,而看不到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良好远景。未来几年,调控政策预期依然会较长期的萦绕在地产行业“上空”,但是出台实质性利空政策却因市场表现而定,毕竟政府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不希望市场大起大落。

  今后,建议投资者从以下几个视角来把握地产行业的投资策略:一是随着土地储备在行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地产”公司的寓意更胜于“房产”,即拥有丰富且低成本土地储备的“地产”公司,其公司的投资价值要高于“买地开发”式的纯房产开发公司,如天房发展(600322)。二是具有品牌优势、管理能力强的区域地产龙头公司,其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高,有产品定价权,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却低于全国性的公司,在区域市场中更具有竞争优势。如G栖霞(600533)、G华发(600325)。三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开发性公司,其产品市场定位明晰,产品价格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低,如采取“主题公园+高档住宅”开发模式的华侨城(000069)。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