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杨英杰:投资低效是危害经济的祸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杨英杰

  GDP调整之后,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消费率偏低、投资率过高的问题并没有大的改变。从目前陆续出台的以鼓励消费为目的的各种政策来看,储蓄率下行、消费率上升的局面会很快到来。但是,过高的投资率直到目前仍看不出有缓和的迹象。如此,消费与投资所产生的资源竞争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约束,我们甚至认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投资
效率,中国经济将会面临新的问题。

  高投资率并不见得是坏事,关键是投资效率。尽管中国的投资效率并不高,但为什么中国投资率仍然不下降呢?这是因为投资成本不高。决定投资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率。我国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之低已使部分学者担忧是否会出现"流动性陷阱"。从理论上讲,低利率鼓励企业家投资长期项目,因为长期项目的净现值增长率要高于短期项目。企业家对资本品的需求因此增加,并使生产者商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商品的价格。我国当前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近两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走低之际,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大幅高于同期CPI。

  当然,如果我国的储蓄率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平,能够支持企业家们对"更为长期的生产过程"进行投资,特别是对那些"高级生产领域"(即远离消费者的生产领域)的投资,那么投资就会由"低级"(接近消费者)的生产领域转向"高级"(离消费者最远)的生产领域------从消费品行业向资本品行业转移。但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以及事实上(轻度)通货膨胀的很快出现,再加上各种促进内需措施的实施和出台,储蓄资金转向消费领域将是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

  中国

人民银行2005年底的一项调查表明,41%的居民预期未来物价上涨。之所以会出现通货膨胀的较强预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正如央行《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指出的,是地方项目的加速推动了投资的进一步膨胀。目前,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在建、新建和拟建规模仍然偏大,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仍然存在反弹压力。

  投资规模的加大会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带来进一步上涨的压力;另外,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燃油、水、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都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一旦释放,定会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将最终会通过对消费品的强劲需求来改变他们较低的时间偏好,已经或正在出台的各种启动消费的政策措施将加速这一进程。

  结果就是,企业家需要更多的资本品以完成其较长的生产过程,同时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消费品,并推动消费品价格上升而超过资本品价格,资源的紧张造成许多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许多项目遭到清算,失业率上升,物价剧跌,萧条来临。

  我们认为,健康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仅需要积极的消费,更需要高效的投资。更进一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最为要害的问题不是所谓消费不足,而是投资无效。不要以为我们的储蓄率很高,银行中的存款太多,一旦条件成熟,资金从储蓄转向消费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资金从储蓄转向消费没有什么不好,相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关键在于资源是稀缺的。如果在利率较低的时候,资金大量流向高级生产领域,或者说是资本品生产领域,一旦消费者时间偏好提高,即更偏好于当前的消费,就会出现资金这一当前看似"剩余"的资源的紧张,利率就会跟着提高,对那些将资金投向生产过程更长项目的企业家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企业家信心受挫会加速经济的衰退。

  怎么办?必须提高投资的成本以清除那些浪费资源的项目,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提高资金使用价格------利率,使消费者保持较低的时间偏好,至少使储蓄不要从银行流失得太快。总而言之,除了行政手段,目前可以采取的较为有效的短期货币政策措施就是提高利率,严控信贷闸门,采取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方面是过剩的生产能力仍在积累而未遭到市场的清算,一方面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继续加大,同时伴以居民消费热情在各种政策和舆论刺激下的不断攀升,如果这一过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任其持续下去,

中国经济将会在可以预见的两三年内遭受极大的震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