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价值链中构建中国产业升级框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孙志燕 人物志 孙志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目前从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选择和相关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地区协调发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是"十一五"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某些产业虽然在规模和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总体仍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因此,我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战略以及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国家谋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需要有全球视野和信息资源支持的新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理论分析工具相比,该方法更强调国家发展政策的制定不应仅立足于单一国家视角,而是要超越国界,从更开放、更全面的视角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以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通过识别价值链战略环节,根据自身已有条件和价值链的治理模式来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突破价值链升级的瓶颈,根据该价值链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制定实施反映产业升级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促进政策。 根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部署,我国产业的发展将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点,成为全球国际分工体系的组成部分,企业也将在国内外与各国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与合作。因此,我国一方面应制定实施支持性政策,从宏观微观各个层面上推动企业、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获取更多的全球化利益;另一方面还要制定实施保护性的政策措施,保护我国弱势产业,将产业安全保护工作前置化,降低嵌入全球价值链之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是采取切实措施突破价值链进入壁垒 我国某些产业在进入全球价值链时往往遇到各种壁垒(见表1),如市场营销方面的(缺少高价值的品牌,市场销售网络不够发达),在这种情形下,不同行业要选取不同的切入点和产业升级途径。如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装、制鞋等),该行业关于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信息比较容易通过一些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加以传递,因此,该行业主要品牌的经销商在全球寻找更低成本的生产地的同时,往往在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向生产企业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可以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来料(来样)加工等形式,依托于一些高价值的品牌和竞争力强的跨国公司,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上游生产环节,并在该价值链中的主导者支持下实现产品升级和过程升级;对一些农产品加工业,该价值链中的主导者往往控制着全球市场的营销渠道,但并不提供产品或过程升级的技术支持,因此,企业虽然也是优先选择进入价值链的上游生产环节,但其实现升级的方式,与上述传统制造业有所不同,需要政府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开发,或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政府还要加强一些关于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如HACCP)和检测的技能培训。再如,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时,面临的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但其优势在于拥有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因此可以选择下游环节进入全球价值链,如作为二级零配件制造商,向国内市场提供零配件;或者作为售后服务经销商,逐步在产品本土化服务、零配件制造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形成竞争优势。 二是制定实施支持性政策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支持性政策是多方面的,但应以掌握核心技术为轴心而展开。诸如,加强在人力资本培训方面的政策措施,如农产品生产者的技能培训;为欲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提供市场咨询服务的人力资源培训等;此外,我国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全球价值链中多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严重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政府应采用加强对企业核心技术开发的援助和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筹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对前沿性、战略性、原创性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投资,即对物质资本的投资重心向技术领域倾斜,这一点对于汽车、软件、机械装备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参与更多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实现产业的功能升级尤为重要;政府还可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相关产业内领先企业间制定技术标准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力争使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成为全球标准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本国的企业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鉴于我国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还较弱,政府需要进一步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真正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 三是制定实施保护性的政策措施 在传统产业政策中,也包含着一些保护性政策措施,但为适应产业全球化的要求,某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例如,在国内建立进出口产品市场预警机制,监测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价格、数量等信息,借鉴国际经验,运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工具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我国家电行业已开始全面推行3C认证;同时,要将产业政策的作用延伸到追踪国外的经贸政策,从而适时把握有关国家的政策变动,以便迅速进行协调和制定对策,使产业安全保护措施前置化;针对目前我国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如服装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在国际市场遭到较多的反倾销诉讼,应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反倾销机制,形成有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三方参与的反倾销体制,进一步完善反倾销的制度体系,支持合法的经济性垄断,消除行政性垄断的政策措施;对于某些行业存在厂商众多,但彼此之间缺乏内在的技术和生产联系支持,不利于国际竞争,而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营销等环节被跨国公司与国际资本垄断和控制,因此,国家要积极鼓励企业间的兼并合作,尤其是跨区域的合并重组,推动企业尽快实现功能升级,以便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和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但政策的干预要在以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核心作用基础上,以市场机制为基本形式,在政策实施的手段上,减少行政干预,转向法律、财税、金融和信息等手段为主,为我国产业形成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升级,就不只是某个企业的问题了,而是整个链条各个环节和支撑体系之间的一个系统问题。价值链条中任何一个主要或辅助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波及其他环节以至整个系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