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最让管理层牵挂的不是融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2:5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杨大泉

  一直认为管理层关注资本市场,其目的就在于融资。想想也是如此,大会小会,大政策小政策,谈到资本市场,必然跟着"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这个尾巴。似乎除了直接融资,资本市场就再无让管理层牵挂的事。

  但是今年却不同了。无论是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尚福林接受各路媒体采访所透露的信息,融资与再融资这个话题明显受到冷落。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温总理谈到了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谈到了要搞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谈到了要强化市场监管、谈到了要继续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但就是没有说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显然是有意而为之,我们可以细细想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搞好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强化市场监管、推进
股权分置
改革,完成这四项工作目的都是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用前所未有的篇幅,从不同角度如此细致地强调同一观点,这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今年最让管理层牵挂的不是融资,而是如何提高市场对外围资金的吸引力。

  尚福林昨天所透露的信息其实也佐证了这一点。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是:今年优先考虑吸引更多合规资金入市,恢复融资再融资没有时间表,等等。很显然,对于

证监会而言,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固然重要,而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恢复投资人对于市场的信心。扫榻迎新客,毕竟只有迎来更多的新生力量,资本市场才可能得到大发展的新机会。

  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我们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一、今年依然是股改年,保证股改顺利推进压倒一切;二、股改市值占比再高,如果市场心态不稳,没有形成良好的预期,融资再融资很难大规模推广,新老划断不会轻易出台;三、能够吸引资金入市,有利市场活跃的创新举措,比如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改革、鼓励并购、新产品的设计,这些政策出台的速度可能会超过市场预期;四、解决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将会是前所未有的,绩差公司面临历史性重组机会。这些判断可能会改变投资人原有的认识误区。

  从积极稳妥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今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注重整个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管理层显然已不再局限于融资功能的单一挖掘,资本市场正在回归自己应有的本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