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担心资金撤出影响A股 证监会无意近期实施QDII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 09:5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郭宏超 北京报道

  由于证监会和外汇管理局并未达成一致,目前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实施似乎还只是水中看月。

  “对于QDII,国家外管局的政策一直没有变化,始终在积极支持与推动。”国家外管
局一位相关人士告诉本报,“现在主动权还在于证监会——他们一直担心资金撤出后是否会影响A股市场。”

  这种忧虑的存在将影响“QDII 的出台时间何时成熟”这样一个命题。

  分歧

  在2002年年底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推出不久,证监会曾力推QDII,但当时由于涉及外汇管制,外汇管理局很难做出回应;时至2004年9月,时任外管局副局长的马德伦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外汇局正研究适时推出QDII;而证监会的态度却变得保守,直至今日。

  QDII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一样,它也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就QDII的推出,其实一直以来都有部委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早在去年10月份,由五部委(证监会、外管局、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联合制定的QDII报告就已经基本完成,并上报国务院。“报告的完成也表示部委层面协调工作的结束。”业内人士称。

  但分歧还是存在。

  “虽说是程序问题,也肯定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与接受程度。”3月2日,证监会一位相关人士告诉本报。他说,可以理解外管局目前的状态——每年结汇压力太大,货币供应量增加又快,回收成本也高,而如果实施QDII,等于是把资本放出去。

  “证监会慎行的态度还是明智的,毕竟投资海外的风险难以预料,而且还涉及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这其实也是证监会保护市场的一种做法。”某证券机构人士说。

  上述外管局的人士还说,对于外管局而言,现在就是一个好时机。原因在于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大以及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压力。外管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去年11月曾表示:国务院已基本认可QDII到境外资本市场去投资,QDII具体实施方案也在制订过程中。前不久邹林又撰文称,今年将允许保险公司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并逐步降低保险公司境外证券投资的准入门槛。

  证监会人士也向记者证实,QDII对外汇储备增长压力确有缓解作用,但对证券资本市场的影响还有待考证。

  有意思的是,近期市场关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之后,将优先考虑QDII的言论并没有影响到股市的走势。3月1日,上证指数仍迈上了千三台阶。专家甚至表示,向海外输出投资资金并不会影响A股市场的资金供给:一则海外资金青睐A股;二来银行、保险和社保基金等机构资金充沛。

  有分析认为,即便是普遍认为在QDII实施中将先行一步的保险公司也不会分流A股市场的资金,因为保险公司投资A股的比例都没有用足20%。

  机构准备

  “的确,现在主要取决于证监会的态度。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都在与外资银行、国际投行合作开发QDII产品,QDII制度一旦出来,马上就可以推出产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鹏华基金和华安基金都在设计QDII产品,此项目鹏华与汇丰银行合作,就等证监会政策出台了。”业内人士说,“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肯定会先行一步。而且一开始是通过香港市场机制去实施,最初被允许投资的产品只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而来自基金公司的消息是,出于拓展业务与生计需要,目前很多基金公司都在做QDII产品方案设计,但他们都说赶不上第一批了。第一批试点应该是保险公司,但其中也会有一至两家基金公司。

  据悉,两年前就做足QDII产品设计、合作模式准备工作的华安基金的确有望成为基金公司中的第一家试点单位。

  届时,华安基金会在国内市场以外币资金的形式对资金进行公开募集。因现行的《基金法》限定基金公司只能经营公募产品,社保、年金等私募基金均属于特例范畴。

  邹林此前也表示过,QDII实施初期,投资额度将受到严格控制,规模不大;投资品种初步为固定债券,之后将逐步放开权益类产品及相关衍生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