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权证评论 > 权证频道 > 正文
 

权证市场期盼更理性对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04:50 深圳商报

  【据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随着22.41亿份招行认沽权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沪深股市2日迎来了首只金融业权证。

  加上同时上市的华菱管线6.33亿份认沽权证,以及列入上市计划的青岛海尔、五粮液等权证,中国权证市场呈现加速扩容的态势。

  2日招行权证以0.601元开盘,最高上冲至0.65元,最低0.522元,收盘报0.577元。招行权证亮相首日的表现,其实早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之中。

  同日上市的华菱管线权证,则以涨停价1.645元开盘,最低下探1.508元后,尾市仍以涨停价报收。

  招行权证获得理性对待

  去年8月22日,宝钢权证成功上市,五个交易日内总成交量接近50亿份,总换手率1270%,最大涨幅超过200%。几个月后,宝钢权证再度被热炒。

  继宝钢权证之后陆续上市的武钢、万科等6只权证产品,都或多或少地遭到了游资的炒作。

  与此相比,招行权证显然获得了市场更理性的对待。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市场的理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权证市场加速扩容的预期。长期以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存在交易品种单一的弊端,大量寻找投资机会的资金急需具有杠杆效应的金融工具。在这种背景下重返市场的权证,自然而然受到短线资金的极力追捧。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认为,除了“T+0”的交易结算方式,市场强劲需求与权证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权证屡遭炒作的主要原因。

  仇彦英表示,权证具有非常鲜明的时间限制和投机性特点,在后市拥有较大扩容空间的背景下,以往权证“一荣共荣”的景象也许不会再出现了。

  权证,为金融衍生品铺路

  过去半年多来,权证由股改工具演化为炒作对象的“失常”表现,曾引起众多市场人士的担忧。有专家指出,在

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影响证券市场化重大因素尚且存在,市场机制还缺乏基础的前提下,推出权证交易为时过早。

  专家们纷纷将矛头指向监管水平的偏低、交易制度的缺陷,以及相关资信评级制度的缺失。部分陷入经营困境的券商参与,导致权证履约风险增加,以及权证介入股改助长业绩过度包装、操纵

股票价格等,也是专家们指责的焦点所在。

  但更多的市场人士则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权证。上海天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金融创新部分析师范向鹏认为,目前权证价格尚处在不理性的状态,一旦下跌到理性区间,保险、基金等机构就会大举介入,这对整个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中国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张光平看来,权证市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是由于受到现行政策的影响。首要问题是在缺乏卖空机制、不能直接交易的前提下怎样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另一个阻碍来自于操作层面,对于看跌权证来说,发行公司面临如何对冲和管理资产风险的难题。

  张光平仍认为,从权证这个国际市场中场内期权交易的重要形式着手,通过尝试并对权证定价、发行机构、交易机构的风险管理各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将为今后更多金融衍生品的推出“铺路”。根据张光平的估计,中国金融衍生品的总成交量有望在短短的5年内达到80亿美元。

  或许,权证在中国市场所经历的种种,会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意义上,加速扩容的权证市场期盼着更理性的对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