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股东前脚走 骨干后脚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10:5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易非 深圳报道

  “城头频换大王旗”是基金业近来非常突出的景象:河北证券被广发证券托管,其控制的融通基金公司股权何去何从成为业界焦点;天同基金因股东变换直接改名为“万家基金”;博时基金公司大股东金信信托退出大股东的行列,股权由谁接手引发诸多猜测……

  伴随着股东方的变换,一些基金公司不得不陷入了人事调整的阵痛,业务推进也面临阻滞。

  这种股东一换基金公司骨干就推倒重来的局面还要持续多久?如何减缓因为资本变动而带来的管理动荡?正进入成熟期的中国基金业,不得不思索这一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命题。

  高管下课成定式

  基金公司股东方的种种变换,主要缘于基金业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从外部政策来看,

证监会出台的“1+1”政策规定基金公司股东只能控股一家基金公司,持股一家基金公司,导致原有股东有时不得不忍痛割爱;从基金行业内部环境来看,发生股权变更的因素应归结于原有持股股东由于持续亏损而采取的套现行为,或者股东被托管,其持有的基金股权不得不转让。随着目前对高危券商处置的加速,后一种情形成为基金公司频换股东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从过去情况来看,尾随股东更换而来的是基金公司高层更迭。股东换了,基金公司老总也要下课,投资总监等一批中层干部也接着下课,这几乎成为基金公司股东更换带来的人员变动“多米诺骨牌”。

  “这对于基金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害。”某基金研究员表示。在公司人心不稳的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去积极开拓业务呢?此外,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股权变动频繁,高管与核心业务人员队伍不稳定,职业生涯缺乏保障,公司考核目标短视,短期行为严重,也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

  一个显而易见的疑惑是,新进来的股东看得到这种后果吗?如果能看到,为什么还要全盘更换呢?“可能是股东方更相信自己的人吧。”某基金公司高层如此解释。这一点在对基金公司股东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基金公司作为金融投资机构,风险比较大,用自己的人可能更为保险,而且换人有可能会给基金公司带来新气象。

  “新股东更换高管是股东的权力,但也要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办法,不能一刀切。有的基金公司的发展已经处在正轨,客户服务、投资业绩等多方面也得到投资者的认同,那为什么要换呢?”该基金研究员对此深表不解,“这种更注重自己人的做法与国际惯例背道而驰,在海外,股东更看重的是公司经营层管理能力的高低。”

  “基金管理层必须稳定,特别是在当前基金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临阵换将更是大忌。”部分基金研究员表示。

  员工持股是“定海锚”?

  保持基金公司管理层稳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能确实不多,即使基金公司老总签的是5年合同,但也没有什么效力,新股东支付一笔违约金,然后让基金公司管理层走人是常见的事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调对经营层的保护与激励,员工持股是值得尝试的战略措施。”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他的观点在业内很有代表性。

  基金公司尝试员工持股,除了能规避公司动荡所带来的风险这个意义以外,还有其内在合理性。有关人员解释,与上市公司不一样,基金公司实际上面临着两种不同的资产类型:公司资产和基金资产,前者一般远远小于后者。基金公司管理层的全部工作是管理基金持有人的资金而不是股东的资金,基金公司管理层对公司资产的依赖一直处在相当低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强化对基金公司经营层的保护与激励,淡化股东层对基金公司管理的影响。

  有关人士建议,推行经营层持股或员工持股制度,可以将基金管理公司的经理层、基金份额持有人和公司股东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多赢。作为以人力资本为核心资本的中介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员工持股是国际惯例,也是基金管理公司构建核心

竞争力,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西方,维系基金管理公司持续发展的,正是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员工持股制度,如在美国富达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家族占49%,员工占51%,美国景顺集团的股权40%为员工持有。

  据了解,业内发展处于前列的少数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探讨在基金公司内实施员工持股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那些股权已经发生变动的基金管理公司,大家尤感实施员工持股的重要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