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IMF编制中国股市黄历 春节前后为最大丰收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07:15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张明扬

  国内股市春节前后的强烈反弹,被充满“经验主义”精神的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冠为“春节大吉定律”。IMF日前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可看作为中国股市编制了一部“黄历”。

  IMF的报告包括小到周一A股“大吉”,周二B股“大凶”的星期理论;中到上半月利好,下半月利空的月度理论;大到上半年易涨,下半年易跌的年度理论。

  通过对历年中国股市交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IMF在今年年初推出了这部基于“经验主义”的“黄历”。IMF在研究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包括以春节为主的节日定律,称春节前后往往是中国投资者的最大丰收期。

  至少这一定律在今年是着实“应验”了。今年1月,上证综合指数飙升8.1%,2月份继续攀升3.1%,至昨天收于1297.19点,其间还先后两度在盘中冲破1300点大关。

  往年的数据也的确如此。去年,上证综指在2月春节当月飙升了10%,但全年下滑8%;前年上证综指一季度升幅逼近17%,但全年下跌了5.5%。

  据悉,1991年~2002年,上海A股市场的投资者如果在春节开始的那个月(往往是2月)月初买进,月底卖出,那么历年来的累积回报就高达138%。

  在IMF看来,这是所谓的文化效应,因为春节体现了节日期间喜庆气氛和年终奖金的刺激效应,“春节定律”在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中华文化圈的各大经济体股市均百试不爽。此外,由于B股走势受国际市场趋势的影响更大,其在中国春节期间的表现就不如A股市场。

  但在这本“黄历”中,公历新年却是中国股市的杀手,这也被IMF看作是全球股市的共性。IMF指出,全球各大股市在12月往往会出现下跌走势,原因可能缘于所谓的“纳税”效应,同时,各大基金公司往往在年底前倾向于进行一定幅度的套现做账。

  IMF还制订出了月度投资“黄历”。据称,A股市场2月~6月的投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7月~11月。据统计,1991年~2002年这12年间,上海A股市场的投资者如果在2月初买进,6月左右卖出,那么历年来的累积回报就将高达472%,而6月~11月的回报则仅为9.1%。而对深市来说,这一比率也达到了惊人的412%和49%。

  如果有投资者对这些跨度较长的“理论”不以为然的话,IMF还提供了很多便于短线操作的“黄历”。和美国股市一样,周一是最容易出现A股大涨的头号“黄道吉日”,周二是B股大跌的头号“凶日”。但综合来看,平均投资回报率最好的日子当属周五。此外,IMF也提出了上半月利好,下半月利空的理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