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把中国当代艺术留在中国---对话北京现在画廊经营者张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00:5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朱其

  北京现在画廊是一家经营中国现在艺术的专业型画廊,成立于2004年9月15日,成立之后所做的一系列画展都在业界引起关注。这家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除了聘请摇滚乐评人黄燎原作为主理外,还有什么样的秘密?2月27日,策展人朱其与该画廊经营者张瑞进行了一场对话,事关当代艺术和市场。

  因为爱好,所以变成了经营者

  朱其:您怎么会想到开画廊的呢?

  张瑞:开画廊已经是我在开始收藏画之后的事了,我可能是从消费者转为经营者的,我过去非常爱穿,因为爱穿,投资了很多的服装,于是我就开服装店,代理法国的高级服装。开画廊,也是一样,也是花了很多钱去买艺术品,我希望能把自己从一个单纯的消费者变成一个经营者。因为变成经营者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保持和这个行业的密切联系度,然后你的神经末梢就比一般人更敏锐些,使得你的钱花得也物有所值,同时因为开画廊也利于自己的收藏。

  朱其:那你在开画廊的时候有没有考察过中国的其他画廊呢?因为中国画廊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张瑞:因为买房子要

装修,然后装修完了之后,就会买一些商品画,几百块钱一幅,放在家里,作为一种家居的点缀,在偶然的情况下,一个懂画的人到我家说,这么好的房子,挂这种画,太跌份了。这样一句话就把我给刺激了。开始对绘画产生了某种关注。收藏的经历也是从古典的写实主义,逐渐发展到了当代艺术,这个脉络非常清晰。从宣传品,到行画,到原创,到古典写实,到当代艺术,几乎重复了我们美术史所走的这么一个历程。

  朱其:你说收藏了这么多画,你一定已经懂画了?

  张瑞:其实艺术品市场基本上存在这么几种人,一种人是像我刚刚开始那样,只是买一点画作为点缀,并不是进入到了某种收藏的领域,是靠感性来支配的,也没有把这和投资联系在一起。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你过去在我画廊买的那幅画价钱涨了,你愿意不愿意卖出去。我想,涨了,我还是平和地去看待这件事。因为毕竟还是从事商品经济的,只要有涨跌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价值规律的问题。就是对绘画这个行业会产生一个兴趣,所以我一开始投资买画的时候,只是买那些看得懂的,画得像的。

  朱其:许多画廊好像开了好几年都亏本,你却是一开就赢利,你觉得这是一种运气,还是你一开始的定位比较好?

  张瑞:比如我经营高级时装确实没有赚到钱,是赔钱的,可能和我进入的时间,以及选择的经营团队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经营时装和经营画廊在经营的点上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经营高级时装你面对的顾客群是一个非常小的塔尖,经营画廊也是一样。没有钱是谈不上收藏的,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那么最起码是精英阶层。现在市场是个培育的过程,对当代艺术来说,实际上有很多画廊是我们的前辈,他们起到了一个铺路石的作用。

  朱其:你的经营模式是不是跟他们有些不一样?

  张瑞:我们的经营模式,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时世造英雄。我们是在最恰当的时机进入到这个行业,我觉得是天时、地利,那么人和呢,是我的这么多优秀伙伴。他们和这些艺术家已经交流了10年以上,是熟门熟路,他们熟悉艺术家和艺术市场,而且也结识很多对艺术热爱的收藏家。加上他们个人一直在写文章,本人一直从事摇滚的活动,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

  艺术品和

股票

  朱其:去年一次聚会上你说过,你把艺术品看成是股票,是从一种什么立场出发的?

  张瑞:我觉得这个理解应该是不会改变的。因为从艺术品本身来讲它的第一属性还是商品。当然是一种特殊商品,我经常和艺术家开玩笑,我说你们别把这艺术太当回事儿也别把它太不当一回事。要能够恰当地去处理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朱其:你把艺术品比作股票交易,那么现在股票市场好像没有那么景气,中国的艺术市场也没有西方的那么规范,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瑞: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一个艺术市场是否规范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模式深化转型的阶段,有很多问题是不可逾越的。中国今天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大家都觉得投资艺术是一本万利,如果没有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撑,对于我们艺术的发展也不利。艺术品投资在我看来,完完全全是一种经济的活动,因为它首先是靠经济的持续发展来带动艺术品的发展的。不能想象,一个社会,它的经济市场一直在倒退,它的艺术品市场是异军突起的。应该说艺术品的投资,恰恰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一个晴雨表。当我们经济非常发展的时候,艺术品这个东西就会持续发展。

  朱其:所以现在也有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年轻艺术家,他可能在签约前绘画非常投入,签约以后,水准就下降了。为什么呢?

  张瑞:这个我想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知道质和量之间的这种辨证关系,一定的量才能达到一个飞跃,如果我们的艺术家一生当中的创作,达不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对他的这种质的期盼也不会太高,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质的要求,才有这样一个考验收藏家眼力的客观性。量,会成就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质,会考验一个收藏家的成就。

  朱其:那现在你是不是有很多作品还不想流入市场?

  张瑞:我因为还是希望自己做一个终极收藏家,我并不是靠买卖作品维持自己生计的。收藏是我的业余爱好。因此会使得我的收藏态度非常平和,有一句话叫:求之不得,不求反得。因为你保持对一个艺术作品的敏感度,保持对当今绘画领域一个认知度,我觉得你买一幅画,是否真的像买股票那样牵动你的心,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一个艺术作品,它除了有一切符合商业的规律,还有其自身的这种价值和展示功能,它能愉悦你自己。所以一幅好画挂在我家里,我天天看着,心情都不一样。更多的是视觉上的、感觉上的和心灵上的一种震撼。

  培育真正喜欢绘画的人群

  朱其:你的顾客群主要是哪些人?

  张瑞:来我们这买画的主要有一些演艺明星。

  朱其:那你怎么能看出谁喜欢哪种画?

  张瑞:我们是把一幅作品当作一个陌生的人,介绍一个买家,也是一个陌生的人。没介绍之前,我必须一看就知道适合他,所以我们说画廊就是一个中介,就是一个经济人。在寻找自己客户的时候,首先要发现哪些是潜在的客户群,然后我们对客户群加以培育。不同的画廊就跟不同的导演有相似的地方,说你导演出来的这部戏就能获大奖,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价值就倍增。有的呢,拍完这部电影,他害了一批演员,也害了一批观众,一个画廊你能在这个行业立足,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其:有一些画廊都会提出一些伟大的口号,你们画廊好像没有这种口号。

  张瑞:可能你没有注意,在我们的所有画廊出版物的背后,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就是:把中国的当代艺术留在中国,这与上海的外滩三号不谋而合。

  朱其:如果让你告诉别的画廊你们画廊的优势,你认为是什么?

  张瑞:如果说我们最大的优点呢,就是因为黄燎原同志和我们这些现在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的这种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们确实从这些艺术家在分一袋方便面的时候就开始了友谊,燎原属于艺术评论家、音乐评论家,所以挣稿费是比他们都富裕的。所以说呢,这些艺术家缺饭钱的时候,是他在请他们吃饭,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感情。同时他身为艺术家写了很多评论的文章,应该说在弘扬我们的当代艺术上,也确实作出了他自己的贡献。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

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