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B P 图谋大举布局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8:37 中国证券报

  主持人言者

  嘉宾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李国洪

  主持人: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中国政府已经同意英国石油公司(BP)出资140亿美元与中国石化(600028)建立合资企业,14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中石化总市值的25%左右。报
道说,如果交易成功,BP将成为在华投资金额最高的外资企业。虽然中国石化表示此事“子虚乌有”,BP也尚未接到中国政府做出的任何决定,但BP对这则报道表示欢迎,表明其乐于在华扩张。这是否意味着BP试图大举进入中国石油化工市场?

  李国洪:BP卖海外资产大举进入中国木已成舟。

  受尼日利亚恐怖袭击不断升级影响,在2006年即将来临之前,BP无奈关闭了自己在尼日利亚的两处油田,并且剥离公司烯烃和衍生物(O&D)业务成立新公司——亿诺公司,随后又以90亿美元卖给了英力士(Ineos),在全球市场有不断卖出资产之疑。但回首在中国的过去,BP却如鱼得水,箭步如风,其布局和图谋已久的中国市场攻略正在一步步得到贯彻和实现。在共计1.3亿美元的

中航油外部注资中,BP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注入了4400万美元的资本,获得中航油20%的股权。近年来,BP还采用资本联合的手段,频繁链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巨头。BP中国网站的信息显示,BP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已经从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一直贯穿到下游的终端销售以及化工领域,并将最终覆盖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整个产业链。

  主持人:为什么BP会谋划这种一进一退的大转移?

  李国洪:中国和世界石油化工行业的反差,带来行业整合的绝佳时机。

  随着2005年、2006年大量石化装置改扩建和新建装置的陆续开工建设和相继投产,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中国和中东先期投产的多套乙烯装置全部发挥作用,石油化工产品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但仍没有发生供需逆转。故始于2002年的新一轮石油化工景气周期在2006年仍处于较好的景气上升阶段。

  但在中国,价格调控导致相关公司业绩环比下降。例如,中国石化2005年三季度每股收益0.097元,比二季度0.104元下降6.7%,其中炼油业务出现了高达79.26亿元的巨额亏损。

  2005年以来,为缓解高油价引发的国内消费者不满情绪,国家善意地压低了成品油价格,在

国际油价上升时,减少并延缓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特别是由于发改委迟迟不上调成品油价格,而国际原油、成品油价格升幅很大,国内原油与国际连动机制又使得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涨幅趋同,故成品油价格在发改委调控下长期低于原油价格,出现了极为怪异的油价倒挂现象。目前炼油企业每炼一吨油要亏损230元左右。

  由于中国在世界石油化工行业的比重为7%,其炼油等某些产业链受政策限价影响而出现的大幅度业绩回落,并不能改变全球石化景气周期。而这种调控却给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带来巨大整合机遇,因为政策导致的局部产业链亏损已经使炼油等企业

股票价格被严重低估。BP正是洞察这一现状,大举进入中国。

  主持人:BP如何布局其在中国市场的产业链?

  李国洪:通吃上中下,效益最大化。

  BP进入中国已经有32个年头了,除此次未经当事方公开证实的140亿美元投资,截至目前其在华总投资额为43亿美元。伴随着BP在中国各地雨点般的撒钱,一个庞大而完整的BP中国石油产业链条和市场体系也清晰可见:由BP投资6亿美元牵手中国石油共同开发的陆上天然气田预计2008年产气30亿立方米;在由BP与吉林省光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立的“吉林壳牌油页岩开发有限公司”中,BP目前已经首期投资1.5亿美元;BP与中海油合资的43亿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经过3年埋头建设,日前竣工;BP已拥有镇海炼化9.41%的股权,是目前镇海炼化第二大股东,以后BP可能购入其30%股份等。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如果能将石油的开发与炼制、批发和零售结合起来,必将大大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显然,BP是要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上、中、下游领域都占据有利地形,以便做长产业链,达到效益最大化。目前,在其实施的中国最新战略架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将是在未来3-5年内,完善在华成品油的零售和批发业务。资料表明,目前BP在中国只在五个省份共拥有40个加油站,这跟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最新业务动向表明,BP与中石化正在江苏省考察建设500座加油站事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