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强生控股 重组+重估演绎新行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1:3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广东证券 张德良

  大盘已从去年的1000点附近上移至目前的1300点,市场再次遇到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人心思涨的市场背景下,市场开始对前期涨幅较小的一批品种展开了新一轮的"价值"挖掘。如果对本轮行情的主流炒作题材作一归纳的话,较为重要的是,由中央企业购并整合时带来的私有化题材、由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资源题材、由新会计准则引发
的金融地产商业等的资产重估题材。周一强生控股(600662)的突放巨量飚升,成为惟一一家收盘涨停的品种。从其支撑背景题材看,显然是购并重组、资产重估等主流题材的延伸炒作。

  股价存在补涨动力

  走势上,强生控股自去年底以来一直落后于大盘,在此期间上证指数上涨20%,而该股涨幅只有13%,显然与一个经营稳定、质地优良的公用事业类品种的股价表现不相称,股价运行趋势上存在一个补涨动力。

  观察其历史股价表现,也出现了一个典型的潜伏底特征。按复权处理,在2001年前后见顶后股价大幅调整,自2003年底以后股价持续在3.5元附近反复获得支持,形态上形成在3.5-4.5元区间的大型潜伏平台,2005年6月至8月在大盘成功见底于1000点的时候,该股曾领先于大盘并一度实现箱形的向上突破,但并没有取得成功再一次出现对箱形底边的回试。

  此次放量上攻是股价有效站稳250日年线之后的向上突破,并创出二年多潜伏震荡期的最大成交量。考虑到公司的资产重估价值,这种巨量上攻极可能意味着中长期调整的结束。

  私有化题材的延伸与深入

  强生控股的购并题材来自于控股股东强生集团。集团目前持有强生控股32.87%,而且有积极增持的趋势,如2005年8月27日已公告,将受让第三大股东陆家嘴所持4.38%股权。历史上,强生集团是国企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在2001年就成为上海市首家民营化改制的集团公司之一,把原国有股份一分为三(持股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各占1/3左右),受市场各方肯定,近几年经营状况保持良好发展。随后民营企业持股再度转让,目前有四家股东,分别是职工持股会35%、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5%、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地产闵虹置业有限公司持20%、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股权。其中第四家拟转让股权,由于公司属于城市公用事业类公司,资产质量优良,特别是隐含资产价值,股权受到众多实力机构的青睐并不意外。

  但有意思的是,股权变更可能带来的创新。今年2月26日某报有文章分析认为,为解决持股会的退出机制,强生控股也可能被私有化。显然,在购并整合形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以央企为主的私有化题材有可能进一步延伸与深化。

  特许经营权的资产重估

  新会计准则的推出,直接影响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重估。除物业资产重估外,还有特许经营权资源也是值得关注,如

出租车牌照就很有代表性。由于上海已停发新的出租车牌照,使出租牌照成为垄断资源。近年上海出租车牌照的转让价格逐年攀升,从最初的3万元上涨到至目前的30-40万元。

  目前公司属下的强生出租汽车公司拥有6200辆出租汽车,为上海第二大出租车公司,如果按每张牌照40万元计算,其资产价值高达20亿,而帐面价值很低。特别是拥有很好的现金流。公司拥有1000辆巴士,汽车修理公司、贸易、旅游等公司。公司业绩稳定。此外,地产、物业及土地储备等也隐含着资产重估。相关上市公司还有大众交通、巴士股份、锦江投资、海博股份等。与此同时,受板块联动的影响,投资性

房地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的浦东金桥、中国国贸、锦江酒店、益民百货、杭州解百等也值得我们反复关注。

  此外,公用事业品种的涨价题材也会引起市场关注,

原油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城市燃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品种存在涨价压力,而且这种向上调整的趋势已经形成。

  总体上说,指数进入1300点关口之后,市场整体上攻能力开始明显下降,机会更多的体现为个股的结构性补涨,比如借新农村建设使农业板块的整体活跃就是这种思路的运用,这也是是近段时间的主要选股策略。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能够得到中长期内在价值支持的补涨型品种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