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市场上涨可能性加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8:39 中国证券报

  大盘两次冲破1300点未果后并没有出现大幅回调,由此可判断市场很可能有足够的信心和资金耐心等待时机的成熟。如果H股市场继续上涨,那么A股跟随H股上涨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大盘已连续两周盘整,虽然曾两次突破1300点,但都没有成功。从盈利幅度看,去年底入市的投资者收益普遍超过10%,所以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在1300
点选择了兑现收益,不过大盘却并没有表现出前两年曾出现的大幅回调。

  随着两会的即将召开以及全流通的逼近,现在还很难判断今年大盘将不会重复过去的故事。不过这两周有一个突出的变化,那就是H股突然甩开A股继续上涨,除一些明显偏贵的绩差A股外,历史上形成的H股整体上低于A股的剪刀差出现逆转,A股的估值优势不仅没下降反而在上升。

  A股比H股已低10%

  历史上,H股与A股一直存在价格剪刀差。

  2001年之前,由于A股市场不仅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而且是发行受到管制的市场,

股票供给受到人为限制,所以A股价格过高的状况一直得以维持。但当国有股开始减持的时候,市场的资金突然发现,如果股票开始大量供给,投资者将无法承受过高股价;另一方面,2003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化趋势日益加深,从而使A股价格向H股价格靠拢变得不可阻挡,这也是内地股市陷入四年调整最重要的原因。

  到了2005年底,市场似乎突然之间从全流通的悲观中醒来,A股从去年12月至今已上涨超过30%,其间几乎没有出现太大的调整,而香港H股更是在此之间上涨近50%。由于A股股改的对价使A股流通股大约获得30%的补偿,所以对A股流通股股东来说,30%的上涨相对于H股而言等于没有上涨。因此,H股与A股的剪刀差出现逆转。目前如果排除垃圾股,A股价格已比港股低10%以上,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也是内地股市今年可以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H股的上涨是否合理;二是A股下一步会走向何方。

  H股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从去年7月启动开始,H股的涨幅已达47%,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涨幅。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BRIC”四国中除中国股市外,其他三国股市的表现非常优异。所谓“BRIC”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经济正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这四个国家中,两个是资源大国,两个是人口大国,这四个国家经济的起飞已经使全球的商品市场出现了延续快三年的牛市,也是全球经济的增长出现近十年来最好形势的重要原因。去年俄罗斯股市上涨超过100%,巴西和印度股市上涨超过50%;今年,巴西和俄罗斯股市上涨又已超过10%,印度股市也上升约8%,只有中国股市由于受经济减速预期和全流通的影响而表现一般。因此可判断,H股今年还将延续去年的涨势,全年上涨约20%应该谈不上是一个泡沫。

  其次,去年下半年有两件事使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一是GDP的重估;二是中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开始环比反弹,这也使投资者相信中国经济可能不像之前大家预期的那样在2006年会出现大幅回调,所以钢铁、石化等股票走势良好。最后一点来自于内资银行吸引战略投资者并上市的举措,它吸引了大量国际基金的注意,中国股市的吸引力变得空前高涨,也使银行、保险、零售、

房地产等消费类股票出现较大涨幅。

  目前印度股市的市盈率已超过17倍,这更多的是基于投资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对H股市场也同样如此,如果2006年的企业盈利数据能符合预期,那么今年H股市场仍是比较乐观的。

  A股拟向何处去

  从去年12月以来,国内A股已经有不俗的涨幅,但与H股的上涨相比仍比较逊色。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场内投资者已获得10%以上的收益,相当多的资金选择兑现收益;其次是投资者担心全流通以及新老划断的压力;最后是2006年的企业利润还没有数据支持,投资者仍需要时间观望。

  但是,大盘两次冲破1300点未果后并没有出现什么回调显示,市场很可能有足够的信心和资金在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成熟。从目前股市投资者心理的角度分析,时机的成熟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流通及新老划断的来临;其次是2006年一季度企业收益数据的出现,这很可能要到今年三月份才会更明确;最后是H股及全球股市的表现。从这两个星期看,H股已经脱离A股上涨,这使A股非常犹豫,因为从时间上看,四月份是一个更成熟的时机,但如果H股市场继续上涨,那么A股跟随H股上涨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