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投资落消费升一季度经济增速稳中趋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8:22 中国证券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经济景气呈稳中回落的趋势,初步预计,2006年一季度GDP增长9.6%左右,出现通缩可能性不大,CPI上涨2.2%左右

  □工业生产增速将保持小幅回落的走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6%,增幅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工业景气回落的行业范围扩大

  □仍需防止投资反弹,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24%;收入增加、个税调整有助于扩大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2.8%

  □建议财政政策主要调整方向是落实减税;货币政策上要逐步扩大汇率浮动的区间,使人民币汇率稳步小幅升值

  GDP增速稳中趋缓2005年,中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国民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相当于22257亿美元,经济总量超过法国、英国,成为仅次于美、日、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为1700美元,只有世界人均GDP的五分之一,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2006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将呈稳中趋降走势。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较好。2006年一季度,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在各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全球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世界贸易将继续维持缓慢扩张的态势。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前景有望好于预期。近来,美国就业市场不断改善,失业率不断走低,在连续十多次升息后通货膨胀率保持在适度水平上,消费者信心继续改善,企业投资动力增强,飓风灾区重建投资以及减税政策继续实施,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劳动生产率保持较高水平。目前,日本金融改革的成功使银行呆坏账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企业重组后利润大幅提升,投资前景看好,消费信心明显增强,摆脱单纯依赖出口拉动的局面,而且正在逐步走出通缩阴影,经济增长将出现真正的复苏。欧元区目前的经济状况尽管不尽人意,但正在逐步摆脱困境,预计经济增长将好于去年。

  但是,上述因素并不表明世界经济将一帆风顺,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位震荡,伊朗核计划、哈马斯选举获胜等国际局部动荡以及恐怖主义活动等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影响。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不断,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基本原则受到空前的挑战。针对我国的“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特别是个别发达国家刻意把贸易、投资问题政治化,我国外经贸活动中的非经济因素风险加大。

  其次,经济增长的国内基础比较扎实。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中央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实施,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但是,煤电油运供求矛盾尚未根本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此外,从三大需求来看,内需保持稳定,外需增速趋缓。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以及存在通货紧缩的潜在压力等因素会抑制投资的增长,另一方面,投资在建规模过大以及“十一五”开局之年因素使得投资不会明显回落。虽然扩大内需特别是刺激消费需求是今年乃至“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政策的立足点,但是,短期内,居民消费预期难有根本改变,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从外需来看,2005年一季度,外贸出现顺差166亿美元,加上2004年84亿美元的逆差,形成了2070亿元的净出口增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30%。2006年一季度,虽然我国外部需求依然旺盛,但是我国外贸出口呈明显的减速趋势,特别是外贸顺差增量非常有限,因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幅下降。外贸出口趋缓成为一季度下拉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综合上述因素,并结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分析,目前我国经济景气呈稳中回落的趋势,初步预计,2006年一季度GDP增长9.6%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4.5%,二产增长11.1%,三产增长9.1%。

  企业效益面临下滑压力

  2006年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将保持小幅回落的走势:首先,工业企业效益增速出现大幅下滑。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增长22.6%,增幅较上年下降了15.5个百分点。2005年1-11月,除了集体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1.5%、增幅加快2.1个百分点之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资企业利润增幅分别同比下降29和19.7个百分点。2005年1-11月,亏损企业亏损额1844亿元,增长58.5%,增幅上升了49.4个百分点。2006年一季度,国际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扬,随着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我国资源品价格面临进一步上涨的趋势,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将导致企业效益难以改善。

  其次,工业景气回落的行业范围扩大。当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很突出,而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些行业中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滑,如钢铁行业2005年前11个月利润增幅仅3.9%,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利润同比下降49%,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9.7%。利润高度集中在上游少数几个基础能源行业。工业内部不同行业增速和经济效益发生分化,可能导致工业增速放慢。

  此外,国家继续执行防止投资反弹的调控政策。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导致重工业生产减速,而近两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使得实际消费需求增长加快,拉动轻工业快速增长。因而重工业和轻工业增速的差距由2003年的4个百分点缩小为2004年的3.5个百分点,2005年进一步缩小为1.8个百分点。由于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高达七成左右,因而重工业生产的回落带动整个工业生产的减速。

  当然,工业生产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一是20%以上的企业利润增长率仍属较好的效益;二是投资在建项目规模巨大,对投资品生产仍然有较大的带动作用;三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有了明显的缓解,煤炭的供应比较充足,拉闸限电的情况去年1月份是26个省区市,到目前只有11个省区市,这将有利于工业生产发展。

  综合判断,预计2006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6%,增幅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6.3%,轻工业增长15.5%。

  投资回落但可能反弹

  2006年一季度,对可能的投资反弹应当保持警惕。一是五年规划和政治周期刺激投资。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会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同时,2006年也是十七大召开的前一年,是各地的换届年,根据历史经验,政府换届效应对投资会产生促进作用。二是房地产投资、城市建设投资仍然有很大空间。在收入和家庭财产增长的基础上,广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很快,也蕴含着很大的住房需求。三是由于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供给能力仍然不足,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很大,其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四是目前在建投资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增多,在建规模相当于当年三年的工作量,投资增长的惯性依然较强。

  当然,2006年一季度也存在不少抑制投资快速增长的因素: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特别是对土地的控制仍然较严,各地在逐步消化了前几年过快征用的农地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约束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市场价格走低,企业利润增速减慢,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张;三是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外商向我国的产业转移放慢,对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合判断,2006年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24%,增幅比2005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5.5%,房地产投资增长19.5%。

  消费有望稳定增长

  2006年一季度,社会零售消费稳定增长,有利于消费的因素主要有: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环境有所好转。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增长6.8%的基础上继续增长6.2%,农民收入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另外,2006年政府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增加较快,个人所得税调整有助于扩大消费。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同时,2006年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到提高1600元,同时,对于税前扣除项作了调整,将有助于扩大城市居民消费能力。

  此外,刺激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国家政策的基本着力点。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近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

  当然,2006年一季度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等抑制居民消费的根本性问题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变;三是资源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将会加大居民消费开支。

  综合判断,预计2006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其中,城镇增长13.6%,农村增长11.2%。

  净出口对GDP贡献度减弱2006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不会大幅下挫,进口不会猛增。一些中长期因素支撑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提高进口增速,出口增速可能会略低于进口。导致出口增速放缓的因素有:一是2005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顺差规模以及高达8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目前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我国,这使得我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2005年,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更加频繁,涉案金额也在迅速增加,而且摩擦领域从货物贸易向服务领域扩大,贸易摩擦对象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在表现形式上,除了过去的“两反一保”,还朝着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等方面扩散。二是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及人民币稳步小幅升值将影响出口的增长。三是调整出口退税等限制资源性产品及“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会对我国出口产生抑制作用。四是高基数因素影响。外贸出口连续三年超过30%的快速增长之后,出口规模基数明显扩大,出口正在回归到适度增长的轨道。

  但是,外贸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一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外部需求依然旺盛;二是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基本趋势并未发生转变,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而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的六成左右;三是近几年投资形成了国内庞大的加工生产能力,国内市场竞争明显加剧,会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

  综合分析,尽管外贸出口同比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回升,顺差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因而净出口增量对GDP的贡献度大幅减弱。初步预计,2006年一季度,外贸出口增长18%,进口增长20%,顺差168亿美元左右。

  通缩可能性不大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稳步下行的态势,预计2006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延续去年四季度小幅反弹的走势,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速。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国家将逐步建立反映资源供求关系、环境成本和稀缺性的价格形成机制。一方面,我国资源产品价格与国际相比普遍偏低,不能真实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并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产品比价关系不合理,导致市场扭曲。事实上,气热联动、煤电联动等改革,使得近期天然气、煤炭价格出现上涨,成品油价格稳步上调也是大势所趋。

  其次,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就公共产品而言,在过去存在通胀压力的时候,政府限价严格,目前在通胀压力基本解除的情况下,水、电、气等公共品价格存在补涨的压力。我国一些重要的服务价格如教育、医疗、药品等属于政府控制价格或政府指导价格,其价格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目前政府将会利用价格上涨压力不大的有利时机,适当调高一些服务价格,化解成本上涨和供给紧张的压力。第三,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会拉动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货币现象,去年下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M2保持17%以上的较快增速,根据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和价格的关系,过去几个月货币快速增长将对今年一季度的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第四,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升。自2002年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农业原材料、金属和矿物产品价格指数几乎成直线上升趋势。今年1月份,主要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水平的中价国际A指数环比上涨5%,同比上升14.3%;反映期货价格水平变化的中价国际B指数环比上涨7.5%,同比上升37.1%;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同比上涨接近50%。粮食、棉花、石油、有色金属成为主要领涨产品,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会对消费品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五,价格水平存在技术性上涨因素。2006年国家统计局将重新调整CPI指数权重,在新的权数中,食品类权重有所下调,而居住和服务类权重则有所上升。经过近两年粮食大幅增产,我国粮价涨幅放缓,食品权重的下调将会减小对CPI的下拉作用,而预期涨幅较大的居住和服务类价格权数的上调将带动CPI上升。

  综合判断,尽管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中长期内存在通货紧缩风险,但在短期内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06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左右。

  财政上应落实减税

  过去的十多年,我国财政收入一直快于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10.3%上升至2005年的17.2%,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国库充盈,国家财力壮大,这就为财政政策的调整奠定了基础。财政政策应当在解决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以及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首先,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重点从政府投资转向政府对消费的支持,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目前,制约居民消费的关键在于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和公共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首先,加大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其次,增加政府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廉租房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减轻居民教育、医疗方面的过重负担。再次,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基础设施项目、城乡电网、农村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和环保设施项目等。

  其次,财政收入政策主要调整方向应是落实减税。继续贯彻落实减免农业税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朝着“低税率、宽税基”和增强税制透明度方向迈进,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并减少税率档次,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努力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和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减轻和公平企业税赋,增强企业活力。

  此外,应积极支持和推进垄断行业改革。通过进一步打破垄断,活跃民间投资,允许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原来的垄断行业和基础设施部门。垄断既是造成某些部门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也是抑制民间投资的重要障碍,打破垄断,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既能抑制垄断部门的过度投资,又能促进结构调整。

  综合分析,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等税制改革将导致部分税种收入下降,但宏观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奠定了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社会公共投入、地区差距以及城乡差距等方面将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初步预计,2006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7%左右,财政支出增长15%左右。

  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2005年,总体上呈现出“宽货币、紧信贷”的态势。200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上年末高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M2与M1增速的差距由上年末的1个百分点扩大至5.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同比增长11.9%。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2563亿元,同比多投放841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差明显扩大。20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较上年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比上年末低1.5个百分点。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贷差由上年末的6.32万亿元扩大到9.25万亿元。

  2006年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预期目标是,M2和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基本上保持了2005年的态势。总的来看,目前货币供应量是比较适中的,应保持现有货币政策的力度。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基本呈现出一种“宽货币”的态势,如果进一步放松货币和信贷供给,就会存在投资和物价反弹的风险;如果收紧信贷,过分加大货币投放对冲操作,就会面临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引发的通货紧缩风险。

  然而,目前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被动选择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不仅货币投放是被动的,而且目前到了央行票据的集中兑付期,对冲操作也是被动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大,货币市场利率偏低,加剧了银行惜贷、慎贷,再加上股市低迷,资金流到货币市场,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因此,当前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的基调,进行适度微调:

  一是要灵活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外汇占款,努力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适度、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二是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达到适度控制投资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双重目标。三是通过信贷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贷款需求,保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合理正常的资金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继续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四是客观看待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变化,防止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一刀切”现象,加大对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的信贷支持力度。五是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汇率浮动的区间,使人民币汇率稳步小幅升值,缓解面临的内外部压力。

  初步预计,2006年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7.5%左右,狭义货币(M1)增长12.2%左右,现金流通量(M0)增长9.5%左右。

  课题负责人:范剑平参加讨论:张永军牛犁祁京梅周景彤执笔:牛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