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长三角 转变增长模式迫在眉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2:3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北京消息去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速度双双大幅滑坡,而京津冀经济圈明显发力,有专家对此提出,我国经济重心可能"北移"。但昨日这一说法遭到否定。当天在中国区域发展论坛上推出的《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指出,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发展仍保持原有格局,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这份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上海、广东等地方社会科学院共同编撰的《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认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在2004~2005年期间,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2004年,三大经济圈以占全国10%点多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1%的地区生产总值,对国家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三大经济圈的经济运行在近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值得引起关注。

  去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速度双双出现大幅滑坡,而杭州、上海、苏州、宁波、南京、广州、深圳、中山等重点城市带头回落,经济发展先行者遭遇瓶颈考验。有专家指出,长三角发展增速回落根本原因在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蓝皮书认为,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速度和质量,也会影响三大经济圈未来经济发展格局。

  当天同时发布的《长三角蓝皮书》提出建议:从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考虑调整时期的增长空间;把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模式转变为人力资本利用模式,从本质上实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把创新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与标志;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从经济一体化角度打造长三角整体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有机的经济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京津冀区域发展在高起点上正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目前,随着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外商投资出现了北上西进的趋势。专家提出,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要有突破性战略设想。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和天津要形成双核,"不同梯度、协同竞争"将是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主旋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