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正反两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3: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唐昆 北京消息有迹象表明,监管层开放银行业呈现两个思路:一方面,要求新银行应当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促使外资加快进入;另一方面,可能要求外资银行改变注册方式,统一中外银行税率,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的各项优惠。
众所周知,2006年是中国兑现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最后期限。从今年年底起,外资银行将享有与中资银行同等的权利,提供全面的人民币业务,届时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全面展开。 因此,面对着"银行贱卖"和"狼来了"的社会舆论和业界担忧,监管部门倾向于采取互相协调的措施安排。 一方面,银监会加快对外资开放。银监会继续向海外投资者开放中资银行股权,促进外资机构融入本土,希望以此引进海外现代化的银行制度和风险管理技术。譬如近期《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今后新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时,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参股中资银行股权25%的上限也可能被突破。花旗银行重组广东发展银行购入后者85%的股权,这可能成为首个突破案例。而正如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期所说,2007年放开人民币业务之后,所谓参股上限比例将只具备"税收意义"。 另一方面,银监会可能逐步收回外资优惠。目前国内关于统一中外银行税率的呼吁此起彼伏。而种种迹象表明,银监会可能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目前享受的譬如税收优惠这类优惠政策。 近日来还不断有消息传出,中国银监会计划在今年要求外资银行改变注册方式,同时改变会计和管理制度,此举将淡化中外银行的结构性差异。 《亚洲华尔街日报》引述一位知情的外资银行高管言论称,未来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被要求注册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届时外资银行将通过伞形的公司结构对旗下业务进行管理,并统一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各家分行提供单独财务报表的做法也将转变为合并财务报表。 海外人士认为,独立注册和提高注册金可能引起外资银行的抵触,因为这会增加外资扩张的难度,同时削弱外资机构对客户的吸引力。但是内地金融分析师却认为,这有助于控制风险,恰恰是内外平等的表现。 虽然银监会尚未就如何统一中外资银行"监管尺寸"出台正式文件,但是实施平等待遇的原则已经多次出现在高层领导的演讲稿中。虽然其中还存在诸多的困难,譬如外资金融机构实施混业经营,而中国目前实施分业监管。 据悉,中国银监会等部门计划在稍后一段时间召开会议,就如何向外资银行实施开放而进行研究,届时估计相应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