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产品创新报告(2006)系列之2] 六大领域主导今年银行产品创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1:3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证券报社《中国金融产品创新报告(2006)》撰写组 ●学术委员会顾问成思危 ●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曙光邓勇
●副主任委员汪寿阳盛洪 ●总策划杨如彦杨溟 ●主编杨如彦 ●副主编邹民生孟辉 去年在银行业机构数量、资产规模进一步快速增长,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业产品创新进一步向前推进。人民币、外汇理财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外汇衍生产品在扩大远期结售汇交易主体范围和开展掉期业务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纸黄金业务和实物黄金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领域也都有了突破;短期融资券和金融债券的出现,将银行业带入到了投资银行的业务领域;银行基金合作、银行保险合作在组织创新上有了新的飞跃。这些都为今年银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结构性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固定利率房贷、储蓄国债、利率衍生产品等六大领域将成为今年产品创新主导。 报告执笔:中国建设银行郭梅军、中国工商银行王佳佳、中国农业银行朱堰徽 三动因促进银行服务创新 三个因素促进了2005年国内银行服务创新进程,其一是以产权改革和微观管理机制的完善,迫使商业银行具有通过服务创新做实利润的动机;其二是银行服务业市场结构和环境的变化,促使银行业在压力下通过创新消化不利因素;三是金融管制政策的变迁,导致银行创造出一些规避管制的银行服务工具。 1、产权改革和微观管理机制的完善。微观上的改良倾向于为商业银行创造一个内生的压力机制,迫使商业银行通过创新谋求真实利润最大化。 (1)产权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对产品创新的促进。2005年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顺利。4月份,中国工商银行启动了股份制改造的进程;6月23日,交通银行成功登陆香港股市,内地银行的产权基础优化和治理结构改造由此进入实质性阶段。10月份,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银行也初步圈定了战略投资者的范围,将于2006年上市。国内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进程的加速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银行产权改革的继续深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进一步得到加强。商业银行作为产权明晰的主体,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加注重各自的产品创新,以争取新的利润空间。 (2)资本充足率、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促进。2005年,银监会和财政部分别就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提出了意见和思路,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管理和成本收益核算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还将继续发生更大的改变,商业银行内部的约束机制和内在压力促使其寻求更多金融产品创新的路径。 2、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环境变化。 (1)竞争主体增加和利润空间缩小是2005年服务创新的另外一类创新动因。利润空间方面,由于货币市场资金充裕,市场收益率不断下滑,导致银行传统上具有垄断性质的利润减少。另一方面,资本管制约束,使得银行信贷资产形成速度放慢。按照现行规定,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必须达到8%的最低标准,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正逐步建立,导致对贷款风险的考核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制度化。在变革过程中,全面风险文化的渗透尚未深入人心,因此出现两方面的异化特征:一方面是责任追究机制与考核激励的相对不协调,致使一线营销人员贷款营销积极性相对不高;另一方面是信贷审批体制的改革加重了审批中心的责任,风险厌恶天性以及与一线信贷营销人员的利益相异性导致出现非合作性博弈,审批更加严格,新增贷款授信通过率不高等等;再加上项目储备相对于更加严格的风险审批来说显得不足,新增贷款投放与往年相比减少较多。所以,相对于存款增长速度,贷款增长速度较慢,剩余资金涌入收益大幅降低的货币市场,利润空间再次受到挤压。 市场环境的变化还体现在短期融资券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上,从发展态势看,短期融资券将成为蓝筹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需要的融资渠道。这直接导致这一批蓝筹企业的融资成本从银行贷款的5.58%降为3.5%左右,这是对银行利润的直接挤压。面对银行盈利空间被压缩的现实,各家银行创新业务品种,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缓解各种不可控因素对表内业务利润空间的挤压。融资券承销业务、理财业务、基金及年金业务、外汇避险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的蓬勃发展态势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市场架构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同业竞争也成为新的影响银行业创新的动因。 (2)银行同业市场竞争加剧。目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呈规模化趋势发展。2005年,从本外币资产规模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市场占比略有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占比则略有上升,在各类银行产品市场占比中,其他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为银行业产品创新创造了条件。 (3)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发展,银行业产品已不仅仅局限于银行金融机构本身经营,部分产品的经营主体范围也逐步放开,促进了银行业产品创新。 (4)客户需求差异化。2005年,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客户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急剧变化。客户在选用银行提供的某一产品时,有时不仅要求这种产品能满足其某些功能性需要,还希望能得到与满足这些需要相关的实际利益,寻求含各种附加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的实现。比如,理财产品中的智力和增值服务和人性化服务。 3、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凸现。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商业银行为规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将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表外业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产品创新。在可预测的范围内,以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为代表的衍生金融工具将是下一步创新重点。我们以债券创新分类内容看,包括资产类业务创新、负债类业务创新和债券交易方式创新。其中,2005年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所涉及到的内容就有多种。 今年会有哪些银行产品创新 1、结构性融资。这是需求方引致的创新,随着国内企业产权制度改造的进一步完善,对股本提供回报的压力凸现,适应这一需求,结构性融资会受到银行业重视。该类融资指的是企业将拥有未来现金流的特定资产剥离开来,并以该特定资产为标的进行融资。也可以理解为,以现金资产将企业特定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替换(资产置换),在资产负债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高效资产。 2、中小企业融资。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能为银行所接受的固定资产或有实力第三人保证等担保资源,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服务规模一直难以扩大。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国内银行会通过寻求融资租赁方式、集合委托贷款方式、买方信贷方式等多种手段,通过产品的开发和整合,贷审效率的提高,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3、固定利率房贷。2005年末,工行、光大银行已向媒体批露推行固定利率贷款的意向,光大银行,建设银行还向银监会正式上报了申请开办固定利率房贷的材料。固定利率房贷破冰如期所至。 4、储蓄国债。一直以来,国债都是受到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喜爱,但我国凭证式国债现有产品结构单一,已不能完全适应个人投资者的需要,其销售模式也不利于发行监管和债权管理。国债转型的一个方向是储蓄国债,它是指财政部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较多偏重储蓄功能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债务品种。储蓄国债在期限选择和付息方式上更加灵活,商业银行无需承担包销风险和垫付提前兑付资金,同时财政部可以通过系统对各商业银行的储蓄国债代销额度进行灵活分配和调整。 5、利率衍生产品。在我国推进市场利率化的进程中,适时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对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在宏观上对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形成高效统一的债券市场,提高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微观上,为商业银行通过利率互换交易规避资产负债利率错配风险,向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不同利率结构的贷款和理财产品创造了条件,对银行利率产品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汇改引发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随着汇率机制及外汇市场改革的深化,央行远期结售汇风险和企业的外汇风险均转移到商业银行。为此,在商业银行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和掉期业务后,央行推出了远期外汇交易以帮助商业银行规避外汇风险,但商业银行规避外汇风险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为进一步化解风险,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等金融衍生工具、办理利率掉期业务、开展即期对冲业务将是商业银行今后努力的方向。人民币做市商制度的出台已为商业银行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后两类业务的推出还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其他方面,在美联储连续13次升息后,市场预计美国升息周期即将结束,这将对个人外汇理财产品造成较大影响,并出现与2005年短期产品为主截然不同的现象。同时,依托于债券市场的业务创新和人民币离岸业务也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