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券商集萃 > 正文
 

17家券商在黎明前倒地 行业生存差距扩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2:02 新闻晚报

  ■最新消息 股市困境击倒众多券商

  中国证监会日前在网站上公布了2005年对证券期货行业违法违规机构人员的处罚决定。其中,有大鹏证券、南方证券、亚洲证券、闽发证券、汉唐证券等17家证券公司,因挪用客户保证金、超范围经营委托理财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而被责令关闭。2006年股市复苏之时,17家券商在黎明前倒地,不禁令人叹息。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证券公司的关闭,印证了
中国证券业加快整合的说法,中国的强势券商将在近年出现,并与强大的外资机构分庭抗礼。

  □据新华社电

  从央行再贷款支持、汇金公司直接注资再到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复出,创设权证、

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利好政策,伴随着管理层一次次的“救赎”,券商格局正在进行一场重新构建。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由于股市环境转暖,券商业绩普遍增长100%;同时,近期重开IPO的风声又起。那么,在重重救赎和市场环境回暖后,今年券商能否打破生死悬念?

  处境艰难有目共睹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证券公司度过了依旧艰难无比的日子。

  尽管集合理财、股改保荐、创设权证以及权证交易等创新业务为券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使得券商在下半年实现收入131.30亿元,比上半年的96.50亿元增长了36%。不过,2005年券商收入锐减,处境艰难仍有目共睹。

  相关数据显示,48家券商手续费收入从2004年的84.92亿元下降到67.05亿元;证券承销收入除中金公司外,其余券商证券承销收入总额从2004年的11.67亿元下降到6.91亿元;自营证券规模则较2004年下降24%。

  回顾2005年券商三大传统业务的实际情况,在2005年上半年,券商赖以生存的经纪业务遭遇成交量明显萎缩,而投行业务也因停发新股首次陷入了尴尬境地,其他的高风险的自营及资产管理业务也因股市不景气而表现一般。

  因此,去年券商总收入仍较2004年大幅下滑。

  生存差距正在扩大

  进入2006年,证券行业内部生存状况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一方面,一些券商面临着破产;另一方面,少数券商则继续受到照顾,得到各项优惠,并且还有更多的利好在陆续传来,这些券商有望在今年翻身,彻底扭转2002年以来的下跌趋势。

  不过,截至目前,这类本土券商仅有27家,包括被中国证监会圈定的13家创新类券商和4家规范类券商等。而这27家约占全国130家券商中的21%。

  尽管券商身陷困境,但中国证券行业的前景却极为广阔。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直接融资额平均每年将达到3500亿元。按照当前证券公司承销费平均为2.5%测算,整个证券行业未来三年仅这项承销业务的收入平均每年能达到90亿元左右。

  随着中国金融业整体开放步伐临近,今年券商面临来自市场各个方面的考验。在券商经营艰难的背景下,无论是全国性券商,还是地方性券商都加入了重组的大军。

  券商重组重要途径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券商重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央行委托汇金、

建银投资重组券商;另一种是券商自身通过股东间的增资扩股或寻求外部股东等方式重组,来获得新增资金,改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在中国券商行业大整合的机会中,外资券商也有不小的收获,如瑞银就在去年参与了北京证券的重组。

  对于今年券商的发展趋势,有关专家对记者表示,现在中国券商面临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券商数量太多。今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大券商兼并小券商,多数中小券商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他指出,单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难以彻底改变券商的困境。面对危局,券商除了应该苦练内功外,还有一系列制度化、系统化的问题需要解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