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08:52 中国证券报

  (上接A17版)从资金净融出、融入情况看,回购(包括质押式和买断式)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仍是唯一的净融出部门,净融出资金比上年增加较多。资金净融入部门从多到少依次为其他金融机构、其他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和证券及基金公司净融入资金增长较快。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其他商业银行净拆出资金自2002年以来首次超过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净融入部门中,其他金融机构净融入资金下降,主要是证券公司净融入资金明显减少;外资金融机构净融入资金增长较快。

  表4:2004-2005年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

  回购市场同业拆借

  2005年2004年2005年2004年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87894-45958-3367-4913

  其他商业银行3609628608-4125-2865

  其他金融机构465531681660767175

  其中:证券及基金公司14485449237726532

  保险公司92961661——

  外资金融机构52455331417604

  注:1.负号表示净融出,正号表示净融入。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市场统计月报》

  总体看,国有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的主体:一方面,受存款实际利率水平回升等多种因素影响,占存款市场大部分份额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自2004年以来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对其资金运用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长明显减缓。从资金需求看,由于2005年市场利率相对较低,为资金净融入方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资金,市场上主要的资金净融入机构的融资活动非常活跃。特别是随着我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保险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二、债券市场规模明显扩大,交易活跃

  2005年,由于金融机构资金充足,CPI增幅平稳回落,债券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6.0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51万亿元,日均成交240亿元,增长1.4倍;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2781亿元,比上年减少186亿元。

  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净买入方,净买入2999亿元,增长6.2倍。其他商业银行净卖出较多,为3306亿元,增长87.8%;证券及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净卖出362亿元和660亿元,增长1.7和1.4倍;外资金融机构由上年净买入现券358亿元,转为净卖出现券224亿元。

  2005年,受宏观经济及资金供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债券市场价格总体呈现持续上行的走势,各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相应下降。

  三、票据市场快速发展

  2005年,商业汇票累计签发4.4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万亿元,增长30.1%;累计贴现6.75万亿元,增长43.3%;累计再贴现25亿元,比上年减少202亿元。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1.96万亿元,增长32%;贴现余额1.38万亿元,同比增加0.36万亿元,同比增长35%;再贴现余额2.39亿元,同比减少31亿元。

  2005年,票据业务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票据融资快速增长,短期融资票据化趋势明显。票据融资与短期贷款的比逐年上升。2005年,票据融资同比增幅持续在30%左右,高于贷款同比增幅20个百分点。二是票据市场竞争激烈,利率水平逐步走低。2005年3月,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调低后,货币市场资金面宽松,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低。由于我国直接融资渠道还比较狭窄,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票据市场,票据市场利率逐步走低。三是受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影响,再贴现工具基本淡出票据市场。

  四、股票市场指数逐步回升,企业海外融资较多

  2005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3.17万亿元,同比减少1.07万亿元;日均成交131亿元,同比下降24.9%。其中A股累计成交3.11万亿元,同比减少1.05万亿元;日均成交129亿元,同比下降24.9%。

  上证综指在2月份升至2005年以来最高的1329点,深证综指在3月份最高升至334点后,股指一路下滑。6月份后在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速度等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质性措施影响下,市场预期开始稳定,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股指逐步回升。12月末,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收于1161和279点,比市场信心较差的6月末分别上升了7.4%和6.9%。

  2005年,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累计筹资1884亿元,比上年增加381亿元,增长25.3%。其中A股筹资(包括发行、增发和配股)339亿元,同比下降45.3%;H股发行筹资1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45亿元,增长1.4倍,占筹资总额的82%,同比提高38.9个百分点。

  证券投资基金继续较快发展。2005年末共有证券投资基金218只,比上年底增加57只,基金总规模4714亿元,增长42.5%,总资产净值46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5%。

  五、保险业资产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5年末,我国保险公司(不含筹建)已经发展到93家,比上年底增加21家;总资产1.5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5%。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27.3亿元,增长14.1%,其中,财产险收入1230亿元,增长12.8%;人身险收入3697亿元,增长14.5%,人身险收入中寿险收入为3244亿元,增长13.8%,增幅同比高7个百分点。全年保险业累计赔款、给付1130亿元,增长12.5%,增幅同比低6.9个百分点。

  保险公司资产结构进一步多元化。资产构成中,银行存款比重明显下降,国债、证券投资基金及其他投资比重上升较多。

  表5:2005年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表

  余额(亿元人民币)占资产总额比重(%)

  2005年末2004年末2005年末2004年末

  资产总额1522611854100.0100.0

  其中:银行存款5241496934.441.9

  投资8894571258.448.2

  国债3588265223.622.4

  证券投资基金10996737.25.7

  其他投资4207238727.620.1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六、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次推出“外币对”交易和远期交易

  2005年5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八种“货币对”即期外币交易,截至2005年末,八种“货币对”累计成交折合521亿美元。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又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推出了人民币远期交易,4个多月来,市场运行平稳,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量不断扩大,初步掌握了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权。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2006年展望

  2005年,全球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复苏势头明显,亚洲和拉美地区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依然保持较旺盛的增长势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9月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在2005年4.3%的水平,美国和欧元区增长率分别为3.3%、1.8%,比2005年4月份的预测分别下调0.3个和0.5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维持2005年4月份的预测,为2.0%。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反弹压力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8.2万亿元,增长9.9%,增速比上年减缓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01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9亿美元。

  (一)国内需求旺盛,贸易顺差大幅增加

  专栏4:经济普查:GDP总量、速度和结构变化

  2004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国家统计局利用普查数据对GDP进行了核算,于2005年12月20日发布了2004年GDP核算修订结果,于2006年1月9日发布了1993-2003年GDP历史数据修订结果,于25日发布了2005年GDP核算数据。此次普查查实了我国GDP总量,摸清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家底”,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为真实可信的数据基础。

  一、GDP总量较大幅度提升。根据普查资料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6万亿元,比原核算数多增2.3万亿元,总量规模扩大16.8%。按当年人民币与美元8.277∶1的平均汇率换算,2004年我国GDP总量应当从普查前的1.7万亿美元,调整为1.9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GDP总量44万亿美元的比重,由3.8%提高到4.4%;居世界的位次,从第七位变为第六位,超过意大利,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但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1/5,在世界的位次变化不大,仍在世界第100位之后,依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中的较低收入组。

  二、GDP增速普遍调高。按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原核算数提高了0.2个百分点,并有将近一半年份的年增长速度超过了10%。国家统计局对历史数据的修订选择了趋势离差法,根据1993年至2003年原有历史数据的趋势值和实际值的比例系数,推算历史数据的修正值。此种方法不改变经济增长趋势。

  三、一些反映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的数据发生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对中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的判断。

  1、第一、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但第三产业比重依然偏低。此次普查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1.9%上升到40.7%,提高8.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普查后的增加值比常规统计多出近1.5万亿元,占第三产业新增部分的70%。第一产业因不在这次普查范围之内,仍采用年报核算数,第一产业比重由15.2%下降到13.1%,降低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由52.9%降为46.2%,降低6.7个百分点。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发生规律性的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高收入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普查后,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上升至40.7%,但仍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中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美国75.3%,英国72.6%,法国72.4%,德国69.2%,日本68.1%,韩国55.1%,菲律宾53.2%,印度51.2%,泰国46.3%。

  2、消费率提高,投资率降低,但投资率依然过高。由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基本上是消费,因此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也发生了一定变动,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得到一定提升,从36.3%升至37.8%;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从52.9%降低到48.1%;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从9.1%下降到6.3%;这表明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中,消费的作用有所增强,但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如美国近年来仅私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就一直保持在60%以上。因此,发展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仍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万元GDP综合能耗从1.58吨标准煤下降到1.39吨,但并未改变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2004年,普查调整后的中国GDP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4.4%,但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这说明中国单位产出消耗过高,经济结构的矛盾依然突出。

  4、M2与GDP的比例由1.85下降到1.58,储蓄与GDP的比例由46.03%下降到39.41%,表明我国的金融结构相对合理一些,但储蓄率过高,间接融资过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二)产出较大幅度增加,利润状况良好,企业家信心指数创历史最高水平专栏5: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

  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一是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花钱买机制”。2005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03%、支农资金实力增强,年末,农业贷款余额10071亿元。二是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转存款利率从4.131%下调到1.89%;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三是大力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储备贷款、粮棉油收购调销贷款、“三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发放储备贷款722.5亿元,同比多投放147.7亿元;累计发放粮食收购贷款2086.5亿元,同比多投放470.1亿元。同时,审慎推进“三粮企业”等新业务发展,全年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贷款237.2亿元。四是继续发挥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截至2005年9月末,中国农业银行有61.9%的机构网点、51.5%的在岗员工和34.9%的贷款分布在县及县以下,除本身的主要业务外,还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和业务支持,弥补这些机构在网点网络、科技支撑、产品种类等方面的不足。

  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快速增长,增速大大高于其他各项贷款,目前农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40.3%提高到2005年的46.7%。在加强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发展。2005年三季度末,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为71343613户,占农户总数的32.31%,农户贷款余额为5676亿元,占农村信用社贷款总余额的37.23%;发放过贷款证的农户数为82191976户,占农户总数的25.39%。

  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支付结算服务。一是吸收农信社加入大额支付系统。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都接入了大额支付系统,农村地区资金支付清算的主渠道畅通。二是将农信社纳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目前我国共建有同城票据交换所1936个,这些同城票据交换所基本覆盖当地的农村信用社网点,确保了农村信用社同城清算资金及时到账。三是推行农信社支付结算代理制。对于暂时不能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城市商业银行代理其资金清算业务,进一步改善农村信用社的支付手段,扩大农村清算体系的覆盖面。四是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农民工在打工地利用"银联卡"存入现金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网点柜台提取现金,从而解决农民工汇款难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和作用;坚持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积极稳妥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在农村金融市场方面,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条件下,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适合农村的担保机构和担保方式;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培育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立信贷登记、支付结算等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三)各项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

  专栏6:我国资源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资源价格水平长期偏低,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且还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扩大了贸易顺差,夸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5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指出:“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长期以来,我国水、电、煤气、热力实行政府定价,天然气和成品油的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此外,政府还可干预电煤和土地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煤、焦炭、天然气、水、电的价格均相对较低。在地价方面,不少地区为招商引资,压低征地补偿费。原油和成品油的价格虽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动情况进行调整,但调整时间滞后,调整幅度也低于国际原油和成品油的涨幅。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从电力与替代燃料的比价关系看,我国单位兆焦的电力价格,只相当于燃料油和天然气的70%、液化气的67%、人工煤气的56%。

  资源价格偏低和比价关系不合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偏低的资源价格不能及时和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不到发挥,由此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粗放的,资源产出效率低。二是偏低的资源价格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从需求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导致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特别是不正常的投机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从供给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影响资源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此外,资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还会促使资源出口大幅增长,最终造成国内资源供给不足。三是资源价格扭曲会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上升的压力。由于国内的资源价格被人为地压低,多数资源价格低于国外水平,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显得很“低”,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全球较低的水平,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也会因此迅速流入,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

  在“全国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目前,我国水价改革已经稳步实施,天然气出厂价格改革方案顺利出台,煤电、煤热价格联动机制也已初步建立。下一步有必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四)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总体上,当前国内形势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从消费需求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逐步启动,这些都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较上季提高2.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居民增收信心较强。从投资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方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在建、新建和拟建规模仍然偏大,投资仍然存在反弹压力。关键是在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投资结构。从进出口看,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出口保持一定增速,但也存在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等潜在风险。

  此外还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一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和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出口的拉动,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二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三是履行加入WTO承诺对我国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06年末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价格走势上看,未来我国价格走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从上行风险看,一是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投资增长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会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带来上涨的压力;二是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燃油、水、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都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一旦释放,定会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从下行风险看,由于近年来我国消费品产能不断扩大,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会导致PPI下行;粮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成为CPI下行的因素。从居民对未来物价的走势看,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有41.7%的居民预测物价上升,较上季提高5.5个百分点,4.3%的居民预测物价下降,较上季降低1.7个百分点,居民对物价的预期并不乐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上涨3%左右。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二、2006年货币政策取向与趋势

  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完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适时适度调控基础货币,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完善公开市场工具和操作方式。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的节奏和力度,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关注国际市场利率变动幅度和节奏,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强化对金融机构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

  在巩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政策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风险。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引导的能力。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措施。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三)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作用

  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把握贷款进度,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加大对农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和助学、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做好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相关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指导商业银行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在健全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定价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拓展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提高信贷政策实施效果。

  (四)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金融资产结构,丰富市场层次与产品种类,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规范发展已推出金融产品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创新,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配合新产品的推出,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完善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强金融市场监督管理,保证货币政策顺利实施,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五)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在巩固成效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深化政策性

银行改革,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针对各行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改革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农村信用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密切关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发展状况,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补偿机制。

  (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出发,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加快推进进出口核销、服务贸易和个人外汇管理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拓宽资金流出入渠道,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对短期外债等资金流入的统计监测,实行资金流出和流入平衡管理。进一步完善多种交易方式并存、分层有序的外汇市场体系,积极推出新的外汇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以有效控制风险为前提积极进行创新,丰富企业、个人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报告有删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