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外资虎视眈眈 券商股暗藏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3:57 每日经济新闻

  王熙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摩根斯坦利参股爱建证券20%,中信证券分析师徐刚认为,从2006年开始,中国证券行业的竞争环境将会更加激烈。中国资本市场将形成外资投行、国内商业银行和本土证券机构群雄逐鹿、三分天下的格局。本土证券经营机构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金融开放:外资大行虎视眈眈

  2006年12月5日,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全面开放国内金融业,外资投行参与国内证券业的竞争将全面升级。

  徐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从2005年,外资投行对中国证券行业的蚕食已经开始。高盛证券已拥有了高盛高华证券,里昂证券拥有了华欧国际证券,大和证券拥有了海际大和证券,瑞银证券全面收购并控制了北京证券。除此之外,摩根斯坦利借助中金公司实际上更早地介入了国内资本市场。而市场关于美林证券入主华安证券、JP摩根入主辽宁证券、瑞士一波接手湘财证券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此外花旗、野村等其他国际证券巨头也是虎视眈眈。

  在韩国,自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外资全面进入韩国市场,目前韩国最大的三星证券,投资银行收入仅占业务总收入的5%,大量市场份额为欧美为主的外资投行所占据。外资进入后,采用全球一流的薪酬招揽一流的本土人才,将本土机构挤出高端业务市场。

  另一种观点认为,监管部门已经内部明确,UBS收购北京证券,此乃同类外资进入模式的最后一个案例。但2005年美国财长斯诺率金融代表团访华,并开展的一系列金融开放的游说活动,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担忧。

  综合经营:商业银行涉猎投行

  “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概念,为国内商业银行涉猎资本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发行承销领域,国内商业银行已全面进入国债、金融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市场。在证券领域,商业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其他投行业务,如银团贷款、

资产证券化、政府财务顾问等领域,商业银行的优势则更为明显。目前,工行、建行和浦发银行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投行部,2005年预计工行投行收入15元个亿,占其中间业务收入总量的10%左右。

  从海外经验看,全球市场上,2005年十大投资银行的排名中,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这些“银行系”投资银行占据了半壁江山。

  创新图存:本土券商必须转型

  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公司的所有业务都局限在发行、经纪、自营和资管四大传统业务上。近几年来,资本市场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债权市场,场外股权市场,H股市场,此外,还有众多的收购兼并、私募基金、

房地产金融等等。群雄逐鹿,天下三分,本土证券经营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土证券机构只有加快业务和产品的创新,才能突出重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