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家技术创新活跃公司值得关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1:3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长江证券研究所 张发余 周金涛 在去年拟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技术创新被置于异常重要的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系统阐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为企业和科技人员指明了努力方向。而上一次的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还要追述到50年前(1956--1967年
"十一五"规划和科技规划《纲要》之所以格外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创新都处于关键时期,如果把握得好,我们的各种资源能够被合理分配和利用,那么整个经济增长质量就可能向上提升,否则,将陷入低水平周期扩张和收缩之中,甚至向下沉沦。 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处于联合国定义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经济吸收科技水平总体能力有限,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高投入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的主要方法,第三产业开始加速增长,但仍以消费型为主,高技术产业开始崛起。由于高技术产业属于崛起阶段,这表明,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初期,技术创新会有某种过渡性特征,部分行业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绝大部分行业仍然是以技术的引进为主。 根据中国科协2005年年底的资料,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9%左右。中国企业的收益很大一部分都被外国投资者攫取,如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都要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避免再次陷入这种无进步的周期性恶性循环的途径是经济增长应更多依赖技术进步,而不是大规模投入。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通过提高要素的生产率的方式缓解要素报酬递减问题,也可以通过发现新的生产资源或要素缓解资源短缺的状况,突破瓶颈的约束。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其R&D/GDP不足1%,一般处于技术引进与仿制为主的阶段;而发达国家的R&D/GDP一般超过2%,属于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创新集团。中国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R&D/GDP比重在2000年时超过1%。在2003年时超过1.31%,2004年经过GDP调整以后的研发强度略有回调,为1.23%。中国当前的研发投入强度与日本1960年代中后期,与韩国1980年代中期左右的水平大致相当,而这分别是日韩两国在技术上大力引进和消化期。中国也无法超越这一阶段,当前是主要的技术引进和消化期,完全自主技术创新还需要一段时间。 就我国当前技术创新现状而言,短期内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仍将以消化吸收为主,要达到完全的自主创新还需有较长的路要走。而无论是从联合国的研究,还是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研发强度、资金来源等情况看,中国的技术创新活动都处于关键时期,在总体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部分行业可望率先获得突破。 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需要从产业特性、企业规模、国家政策和区域空间等几个角度来考察,创新活跃度较高的行业,如电子、生物医药、机械、化工和饮料等行业值得关注;而从规模特性看,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值得关注;从空间上看,沿海地区的企业相对值得关注,如果能够获得国家各种政策的持续支持,这些行业也可望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益。根据这些选择思路,再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可以找到一些具有一定投资潜力的创新活跃上市公司,具体反映在下表中。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