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流动性过剩缔造商品神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 09:56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赵彤刚

  原油创70美元新高,伦铜突破5000美元,黄金逼近600美元,而涵盖19种商品的CRB指数频频刷新25年来高点,全球商品期货市场近来涨势令人瞠目。

  经过此轮罕见的“超级牛市循环周期”,许多商品价格累计已有2至3倍的惊人涨幅
。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资金涌入金融衍生品市场,无疑是创造这一现象的主要推动因素。

  热钱涌入衍生品市场

  当今世界各国发行的“基础货币”越来越多,在低利率背景下,传统的货币市场已经无法消化,于是出现所谓流动性过剩现象。在美元贬值,且股市、债市等传统市场投资收益不理想情况下,这些资金转而流向黄金、原油等商品期货市场,引发全球范围内商品期货价格暴涨。

  以美国为例,在格林斯潘近19年的任期内,美国货币供应额增长约180%,达到10兆美元之多。其中有大量资金投入到退休和对冲基金,在近几年股市不景气情况下,很多则流入到商品市场。美国退休基金资产总额约5万亿美元,目前退休基金已将其资产的5%投资到商品指数基金中。

  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与所谓通货紧缩的斗争已经延续了10年,其货币政策越来越宽松。不但利率趋向于零,而且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借款基本敞开供应,货币政策刺激能力已丧失殆尽,可是日本物价仍然是只降不升。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超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货币流,大部分进入了虚拟金融市场。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全球化背景下,这些货币很轻易地被大量兑换成外币而进入国际市场,以至于日元被冠以“融资性”货币的称号。大批国际投资机构大举借进利率极低的日元,这些资金转而流向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

  国际基金是弄潮儿

  近期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狂涨猛跌,让人领教了国际基金翻云覆雨的威力。事实上,国际基金在商品期货这轮超级大牛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有关统计,全球对冲基金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每年增长速度达到25%,其管理的资产最近5年增长了约一倍,至1.1兆美元左右。近年来对冲基金不断调整投资组合,把更多资金投入商品市场,特别是那些供应难以满足需求增长的商品。

  通过商品指数投资商品市场的资金规模也在急速扩张。瑞银最新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投资商品指数基金的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其中55%投资

能源,15%投资金属,剩下的投资其他商品。而就在2004年底的时候,全球商品指数基金规模也不过才几百亿美元。今年1月28日,美国
股票
交易所(AMEX)迎来了首个商品指数基金。这个由德意志银行发行的新指数基金的问世,也说明现在国际市场客户对指数基金需求很大。

  此外,甚至以稳健为主的养老基金也越来越多涉足石油及金属等商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丰厚利润,已经让最稳健的投资者也坐不住了。据介绍,目前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及英国Hermes退休金管理公司正在考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Calpers目前管理着2000亿美元的加州公务员退休金,而Hermes目前管理英国最大电话公司BTGroup-PLC的550亿美元员工退休基金。

  金融巨头成大赢家

  在近年来的这轮商品期货大牛市中,国际金融巨头们赚得可谓盆满钵肥。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两家公司,去年分别在大宗商品市场赚取了约14亿美元的税前收益。据了解,在一些国际知名投资银行中,商品期货与国债、

汇率等一起列入其固定收益部门。而且这些投资银行对能源等商品市场介入之深,远远超出外界对他们的了解和想象。

  以摩根斯坦利为例,摩根斯坦利在国人心目中一直以专于投行业务著称。但鲜为人知的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石油期货及现货市场以来,这家著名的投资银行目前已经成长为美国东北部地区取暖油批发商的主要供应商,监管着全美四分之一取暖油战略储备。与期货市场大多数交易商采取平仓方式而不进行实物交割不同的是,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摩根斯坦利对买方进行了2070万桶取暖油实物交割,接受了1640万桶交割。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割的全部取暖油中,其占到了61.5%。而这与摩根斯坦利在参与期货市场之外,拥有巨大生产能力和遍布全球的多处油库直接相关。

  除摩根斯坦利之外,高盛、花旗、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现在都不同程度地在走着摩根斯坦利模式。这些将触角伸入商品期货市场的金融巨头,也成为这轮商品期货牛市的大赢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