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上市公司收购案例日趋增加 大规模整合时代来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10:28 证券日报

  并购重组引领行情纵深发展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日前,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决定以现金要约方式,分别对齐鲁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扬子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中原油气(资讯 行情 论坛)、石油大明(资讯 行情 论坛
)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实施要约收购。联系到近期我国石化系统等内地企业间的并购,以及外资并购内地上市公司,相应公司股价应声大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并购重组正在成为引导股市逐步走好的重要因素。

  蓝筹股整合更具价值

  近期,围绕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日趋增加,除中石化决定斥资143亿现金收购4家上市子公司外,此前中石油(资讯 行情 论坛)已收购旗下3家上市公司,金额为61.5亿元人民币;美国凯雷集团3.75亿美元收购徐工机械85%股权;长虹以不超过1.45亿元的价格收购广东格林柯尔(资讯 行情 论坛)持有的20.03%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股权;中国铝业(资讯 行情 论坛)收购焦作万方(资讯 行情 论坛)29%国有法人股;而中化集团刚刚入主黄海橡胶没多久,就开始了对沧州大化(资讯 行情 论坛)的收购。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规模约为25万亿元人民币,国有企业的总数为13.6万户。虽然国有企业的利润在近几年取得快速增长,但仍有约半数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资委2004年发布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清理整合所属企业减少企业管理层次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央企整合的初步思路;国资委也频频强调要打造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集团,中央企业进不了行业前三位就重组;今年1月5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企业整合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我国已经到了加入WTO既定开放承诺时间表进程的最后阶段,加速整合也是为了提高全面开放后与国外强势企业的竞争能力。”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对记者说,将整合后的企业再放进我国股市,就会使大型国企更优质、更市场化、更具投资价值。

  大规模整合时代来临

  由于我国

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中下游行业无法转移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压力,从而形成了上下游行业的两极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上游行业还是中下游行业,都存在强烈的并购重组需求。

  天相投资一位分析师认为,我国行业所处的这种特殊的结构也预示着,今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愈演愈烈。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0%左右,在国内石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向海外扩张就成为必由之路。我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国内最大的10家煤炭生产企业总产总和为4.03亿吨,约占当年国内煤炭产量的24.2%,仅有神华集团的产量超过5%。这样的产业结构为大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收购兼并标的。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也比较低,随着钢价的大幅下跌,钢铁行业调整的步伐开始加快。”

  这位分析师说,近几年我国的许多行业诸如

冰箱、彩电、空调、啤酒、水泥等都经历了激烈的产业整合和竞争格局的重新分配,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这种整合还会继续,钢铁、电解铝、汽车、焦炭等行业都将或正在面临行业的重新整合,而并购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主推动器的作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