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王石:中国企业境外IPO难过律师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1:36 第一财经日报

  王石

  2006年,中国境外公开募股(IPO)的步伐将加快,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将允许更多国有企业到境外上市。据预计,中国银行业、汽车业和纸业的新股上市可能使IPO金额达到250亿至30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这个预测还不包括可能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中国科技类股。

  尽管有人怀疑市场能否消化如此大规模的IPO规模,但由于基金经理断言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增长,投资者的胃口似乎仍然很大。

  大量的IPO还将影响到一些股票指数,如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下称“MSCI”)编制的指数。根据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最终股票发行数量,MSCI把中国在亚洲(不包括日本)指数中的权重从12%提高至15%。而且,基金经理希望,中国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可能会让更多金融分析师跟踪中国股票,并带来更好的金融市场监管。

  不过,境外IPO不容易,企业上市后,要在境外生存与发展更不容易。纳斯达克上的涨跌再自然不过了,一旦惹上诉讼的麻烦,再想翻身将难上加难。

  2005年,继中华网、网易、中国人寿、

中航油、空中网之后,UT斯达康、前程无忧等几只中国概念股又被美国律师一纸诉状告上了法院,导致股价纷纷下跌,至今没有大幅回升的迹象。而宣布已经将官司摆平的空中网、网易等公司,虽然和提交集体诉讼的股东达成原则性和解,但为此向对方支付350万美元和450万美元的巨额赔偿。

  由于中国概念股的含金量和成长性,每出一只初始股,华尔街投资者就会成为中国概念股最热切的追风者。但无奈好景不长,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粉墨登场后,却发现难过律师关,一年多的时间里,26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竟有30%遭遇了集体诉讼。

  从诉讼内容上看,律师事务所对中国公司的指控本质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弄虚作假。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当被告,一方面的确是中国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存在掩饰错误的情况,或者有重大疏忽;另一方面,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主营收入来自内地,需要同时面对中国和美国法律、规则。在美国投资者看来,即使中国概念股的发展前景依然诱人,但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保障披露信息真实性,最终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核心所在,而中国公司最欠缺的可能正是这点。

  美国纳斯达克虽然代表着财富与梦想,但对已上市或正准备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依然抱着“中国特色”,那么麻烦的事可能还会不断增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