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143亿回购四家子公司 今年4月份将完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 吴君强 15日北京报道 今日中国石化召开董事会,批准以143亿现金要约收购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消息公布后,中国石化尾盘大涨6.10%。 根据中国石化公布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收购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
2月8日,中石化旗下的齐鲁石化、石油大明、扬子石化、中原油气同时停牌,中国石化收购子公司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至停牌时,4家公司流通市值为118.04亿元。 去年底,国内另一个石油巨头中石油对其3家子公司进行了私有化,回购吉林化工A股的收购价为5.25元人民币,在前30个交易日均价基础上溢价12%,H股回购价格为2.8港元,溢价24.7%。辽河油田、锦州石化两家公司较之前30日均价分别溢价为23.4%、15.5%,三家公司平均溢价幅度为15%左右。 因此,在中石化宣布收购四家子公司后,分析人士就指出,中石化的收购将依中石油为标准,溢价应该在10%以上。 博时基金副总裁李全表示中国石化收购价格合理,流通股东实实在在获得了对价。扬子石化、齐鲁石化、中原油气都是博时的重仓股。 对于此次收购,中国石化表示,通过整合子公司资源,中国石化可以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战略决策、资金使用、投资管理、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提高管理效率,这符合中国石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此外,整合子公司也是兑现中国石化上市时对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承诺,有效解决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问题。 中国石化旗下上市公司在其鼎盛时期,一度达到了14只之多。在经过卖壳、吸收合并、私有化等手段进行整合之后,目前还有10家上市公司。除了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等4家外,尚有上海石化、仪征化纤、泰山石油、石炼化、武汉石油、中国凤凰(已与长江航运集团达成股权转让协议)6家。分析人士推断,中国石化对下属公司的整合将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分几步完成。私有化完成后,中石化将进行统一股改,随着中石化股改的完成,A股股改也将进入基本完成阶段。 此次动用多达143亿资金,并没有让中石化感到手头“拮据”,去年年底,中国石化获得100亿元财政补贴时,敏感人士分析,这部分资金看似是行业补贴,其实更大的用途是整合和股改。中国石化2005年的三季报显示,中国石化流动资金达到了165亿元,去年10月24日,公司又发行了100亿元短期融资券。因此,中国石化可动用的现金达到300多亿元。 分析人士推断,中国石化对下属公司的整合将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分几步完成。目前中石化旗下仍有5家公司需要进行整合,其中上海石化属综合类石化,石炼化属石油炼制业,泰山石油、武汉石油属于石油销售业,仪征化纤属化学纤维制造业。 银河证券是中国石化此次收购的独立财务顾问,银河证券一位今天旁听了中石化董事会的人士透露,在一次完成4家公司收购后,受资金约束中石化很可能会减慢对其余5家公司的收购,这5家公司还可能采取换股等其他方式完成整合。 该人士同时表示,考虑3月份两会期间将讨论已上报国务院的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方案,因该项改革对炼油业利好较大,公司可暂时不用对石炼化和炼油业务较多的上海石化整合,该类企业也将能得到较好的利润恢复,而仪征化纤因处在产业链最下端,受高油价影响最大,因巨额亏损将面临退市风险,最应先整合,至于泰山石油、武汉石油两家石油销售类公司,考虑竞争实力先整合泰山石油更为有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