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或将出现转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8:32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王栋琳北京报道 2005年银行系统流动性持续宽裕,造就了债市的空前繁荣。在这背后是两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一是热钱涌入带动的外汇占款较快增长;二是银行信贷收缩引起的资金宽松。然而,目前种种迹象显示,两大资金推动力量均有消退趋势。分析人士认为,资金宽松状况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发生转变。
汇改有效打击热钱气焰 去年的“宽货币”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热钱流入带来的外汇占款推动的。去年外汇占款占M2的比例一直在20%以上。为对冲外汇占款,货币当局不得不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但是,汇改以后这一局面有所改观,一方面央行贯彻不完全对冲政策,控制泛滥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热钱流入的步伐明显放缓。 外汇储备增量有三个来源,分别为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流入。2005年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089亿美元,比2004年多增22亿美元。但从全年看,四季度的总体增量比三季度减少82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约为1019亿美元,FDI为603亿元,因此,去年全年热钱流入大约在500亿美元左右,比起2004年1000亿美元的规模,热钱显然放慢了流入速度。 统计发现,去年7月21日汇改以来,外汇储备单月增量以及热钱单月流入规模均呈递减趋势,10月和11月的热钱甚至为净流出。12月数据尽管出现反弹,但比起2003年、2004年年末的数据,热钱流入速度已明显收敛。 近期央行官员表态,从利率平价角度看,美元与人民币利差300个基点,只要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在3%以内,热钱将无利可图。目前美国一年期LIBOR为5%,我国一年期央票利率为1.8-1.9%,从这个意义上讲,央行对一年期央票利率的心理上限至少可以达到2%。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加大。分析人士猜测,央行未来可能维持较大的货币回笼力度,以抬升货币市场利率。节后央行单期央票发行量连续创出新高,昨日回笼资金达2000亿元。”尽管目前资金面还算宽松,但如果央行这样的回笼力度持续下去,流动性将在两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发生转折”,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而央行的这一暗示已使许多机构得出结论,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在3%左右,稳定升值的预期也有利于击退热钱。1月31日美储联再度加息25个基点,达到4.5%。目前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的机率已超过50%。中美利差的不断扩大,提高了热钱投机的成本,进一步减缓了热钱流入的速度。 信贷开始复苏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尽管有各种因素共同拓宽资金面,但银行信贷收缩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金融机构贷存比从2005年初的73.8%降至年末的67.8%。1.6万亿元人民币未得到充分运用。但是,近来信贷复苏的苗头已经显现。 首先,去年四季度信贷增长的势头很猛。在去年的11月,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大幅反弹至2251亿元,比两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了约1000亿元,银行贷款的增速升至14%的水平。与本轮宏观经济周期启动期时(2002年下半年)的水平相当。央行立即警觉,出面进行了以压缩信贷为目的的金融调控。在窗口指导和定向票据的联合作用下,12月信贷投放回落。然而,当月的金融机构贷存比还是比11月上升了1个基点。值得提醒的是,这是去年全年银行贷存比唯一一次上升。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业信贷投放的拐点很可能已经于去年11月出现。 其次,资本充足率“防线”已被跨越。根据银监会最新数据,全国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商业银行两年内已由8家增至53家;达标行资产占全部银行资产比重已由三年前的0.6%升至75%。根据四大银行财报,目前工行、建行、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0.26%、11.15%和9.57%,早已满足要求,而农行暂时不受资本充足率的强约束。在去除了资本充足率这一“心病”后,银行可以放开手脚,信贷规模的扩张将不再受到”硬约束”。 昨日公布的1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信贷投放增加明显,已大幅超过去年11月份的数字。有专家指出,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投资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将依然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贷投放依然有着强劲的上涨动力。 为有效应对银行流动性泛滥,央行于去年11月份在银行间市场引入货币互换业务。周小川日前表示,今后将更多地开展货币掉期业务。尽管货币掉期一般数量不是很大,但效率高、具有针对性,而且起到汇率信号显示器的作用。如果未来力度加大,对于分流商业银行过剩资金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目前的趋势看,央行倾向于使用多样的、组合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而三四月份一般是央行出台新金融调控政策的“高发期”,同时也是信贷规模扩张集中爆发的季节。“目前就看央行的态度,但快则一两个月、慢则半年,流动性将会发生转变”,一位分析人士肯定地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