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掌舵 金通证券平稳前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6:4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张勇 上海报道 来自于中信证券的新面孔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金通证券的关键高管职位上,不过,以金通总裁沈强为代表的一批中高层仍得以保留。 与此同时,金通证券的业务架构也基本确定。本报了解到,今后金通证券仍然将保留
曾经受大股东影响而前途扑朔迷离的金通证券,看来正在开始进行平稳过渡。 增派高层 据了解,目前担任金通证券董事长的是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军,董事会成员也主要由中信的人员构成,这是中信入主金通的最重要也最必要的一步。 人事调整在半年前已经展开。据金通证券内部人士介绍,2005年6月16日,中信证券与金通证券大股东浙江国投的母公司国信控股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就整体转让金通证券达成原则性意见。同年7月份开始,中信证券就开始陆续向金通证券派驻人员,并且逐步控制了一些主要的业务岗位。 “虽然当时中信证券收购金通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敲定,但是中信的人员已经以调查摸底的理由逐渐进入金通。”上述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这个理由也很充分,中信在同意掏钱收购金通股权之前,一定要对金通的情况做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重组做好了准备。” 2005年12月16日,中信证券股东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收购金通证券股份的相关议案。随后,中信证券对金通派驻的人员也开始增多,并且,“都是一到就得以任命”。 不过,中信对金通原来的经营团队还是表示出了信任的态度,在金通工作多年的沈强仍然被任命为公司总裁,而大部分的营业部负责人等中层也都得以留任。金通证券的财务总监、人事总监等关键职位则是由中信派遣,另外还聘请了一些职业经理人,担任研究总监等职位。 浙江证券期货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农历春节之前,中信证券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金通证券的人事调整,当时外界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新面孔的高管了。” 而且,据金通证券董事会办公室的一位人士介绍,中信证券收购金通股权的应付款项也正按协议进行支付。 按照有关付款进度安排,在框架协议生效日,中信证券支付10%的款项,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付款50%,框架协议生效满半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付款30%,证监会批准交易并办理完股份转让变更登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付清全部款项。 业务延续 作为中信的控股子公司,金通证券的公司名称将有可能变更为“中信金通证券”。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金通证券的成功收购,是中信证券低成本扩编计划中的重要一步。 目前业内的一种观点是,为避免中信内部同业竞争,金通的业务发展方向应该确定以经纪业务为主,而资产管理和投行等业务将淡化。 金通证券的经纪业务成绩并不差。据了解,金通证券目前是浙江省内经营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券商,注册资本8.85亿元,下设20个证券营业部和17个服务部,2004年的证券交易量在交易所排名中列第17名,在浙江这一证券交易十分活跃的地区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且,金通证券2005年未经审计的中报显示,其1-6月份手续费收入达6269.67万元,而同期全部营业收入为8156.43万元。这足以表明,经纪业务仍是金通证券的强项。 不过,本报获悉,强化经纪业务、淡化其他业务的这种安排短期内还不会施行,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监陈恺博士告诉本报:“目前金通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去执行投行业务,中信只是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暂时还没有把相关人员并进来。” 不仅是投行业务“各自为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信暂时并不急于对金通的业务结构做较大调整。 这其中的部分原因还是中信证券承认金通一直以来的经营能力。接近金通证券高层的人士介绍说:“金通证券是因为受到原来大股东的影响才在经营上出现困难的,并不是因为公司本身的原因。” 中国货币网上公布的券商年报数据显示,金通证券2003年实现了941万元的净利润。未经审计的2004年年报则显示,由于6000多万资产减值损失,公司净利润出现了4865万元的亏损。而由于重组,金通证券2005年年报还未公布。但截至2005年6月30日,金通证券的净利润为-36.61万元,如果没有扣减资产减值损失856.12万元,其利润总额为819.51万元。 显然,收购资产质量不差、盈利能力较强的金通证券,明显有助于中信证券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战略布局。据统计,在收购了金通证券、万通证券和华夏证券之后,中信证券实际拥有的营业网点已经超过200个,这将为其经纪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