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一场从物质到精神的瘟疫——湘北地下六合彩调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 10:49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黄立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地下六合彩开始在湘北这片土地上蔓延。

  从灯红酒绿的城市到鸡犬相闻的乡村;从满头白发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从学识渊博的教授到目不识丁的农民;从富甲一方的富翁到无隔夜之炊的穷汉,纷纷为之疯狂

  地下六合彩所到之处,有若蝗虫过境,留下一片凄惶:居民财富和购买力直线下降、百业荒废、社会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加……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场瘟疫。然而,为什么这场瘟疫蔓延如此之广?谁织就了这张弥天黑网?人们为什么会这样疯狂?

  财富,在疯狂中易主

  这里本是一片祥和的土地。湘江北去,资水西来,侧枕洞庭,自古便是鱼米之乡。然而,从2004年下半年起,地下

六合彩(民间俗称“买码”)这张黑网悄悄罩住了这片土地,在湖南岳阳某县河西地区迅速滋长。

  先是一则“某某下注3000元‘买码’一夜之间赚了12万”的流言广为传播,据当地人回忆,几天之后,本地几个不安分的年轻人忽然同时宣布开始“收单”,人们可以到他们那里“进单”,也就是下注买码。第二天结果揭晓后他们再上门收钱,并将

中奖者奖金送上门。与此同时,一些人也悄悄卖开了“码报”,这种拙劣的油印小报上全是用半文半白语言写成的藏头诗、玄机诗。

  “1比40的比率当然有诱惑力,一些人就下水了,但更多的人只是买了码报先猜猜看。又有人中了,就有更多的人下水了。一开始下注比较谨慎,5元、20元,后来就变成了100元、1000元、2000元。水也就变成了深不可测的泥潭,唉!”当地一位老人叹息道。

  的确,到记者调查的时候,“买码”已经蔚然成风,熟人在路上碰到,问候语已经由“吃饭了吗?”变成“中了吗?”人们说,买码风最盛之时,在下单截止前一两个小时,也就是周二、周四和周日晚上7点半到8点半,连电话都打不出去,因为大多数码民都用电话下单。

  记者在这一地区共访问了58户农户,从不参与买码的只有7户,经常参与的高达31户,偶尔参与的有20户,一次下注资金从5元到3000元不等。然而,问起是否赢钱,却只有一两户表示勉强持平。

  这一地区近40万人口,到底被地下六合彩吞噬了多少财富?一户户访问显然不太现实,记者转而从别的途径寻找答案。收单人收到的钱减去码民中奖的,显然就是易主的财富,那么从收单人处突破显然是一条可行之路。

  经熟人引见,记者先后采访了数位收单人,他们的年龄都在25至40岁之间,在当地都颇有些不怕事的名声。下面是采访实录:“这河西地区十来个乡镇,你估计有多少个收单人?他们都是为同一个庄家服务吗?”

  “鼎盛时期一个村五六个,一个乡五六个村,也就大概是30到40个收单人,整个河西地区大概有三五百个收单人,现在可能没有那么多人了。不过具体数字很难说,因为有些人做一阵子又不做了。”

  “你们每次收单大概能收到多少钱?”

  “多的时候两三万吧,平常也就几千块,5000到8000左右。”

  “每次大概要返回多少奖金?”

  “大概四分之一吧。”

  一周三次,每次5000元到20000元出头,取平均值,按每次12000元计算,一个收单人一周就是3.6万元,300个就是1080万元,一个月按四周计算,那就是4320万元,就算有人中奖,流失的财富也至少在3000万以上。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一个40万人的农村地区,在一个月内人均输掉了75元,而当地人到周边城镇打工一个月收入也不过300到500元。如果计算因买码发生的通讯费用、被地下六合彩网站和短信骗取的钱财,实际损失会更大。

  与这一数字互为验证的是当地金融系统的数据。当地信用社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在买码最盛时期,河西区辖下各信用社居民存款一个月下降了近2000万,考虑到农村居民家中通常有较多现金,他认为买码流失资金实际上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钱都去了哪里?庄家、收单人、码报贩卖者。

  (下转A02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