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中石化整合旗下公司 > 正文
 

收购4公司 中石化业绩有望提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00:5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张喜玉

  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整合子公司的号角再次响起,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中石化必然的战略选择,从各方面看,收购这4家子公司将提升中石化业绩。

  整合将增厚中石化收益

  虽然整合方案还未公布,但业内分析人士大多认为,现金收购的可能性最大。

  国信

证券分析师陈爱华称,从前期部分子公司公告与中石化签订现金转贷协议和中石化收到100亿的炼油补贴等事项可以看出,中石化目前可支配现金较多。同时从四家公司的流通市值来看,现金收购也难度不大。

  而不论收购方案和收购价格如何,收购四家上市公司,对中石化的业绩都有正面促进效应。陈爱华称,以2005年三季报中数据为准,收购四家公司将使中石化净资产增加63.88亿元,贡献率为3.05%。从利润贡献来看,由于此四家公司的业绩相对不错,收购将使中石化净利润增加10.44亿元,每股收益贡献率为3.95%。

  海通证券分析师邓勇更是对中石化的收益算了一笔细帐。以停牌前一日(2月7日)的收盘价为基础,假定收购价格为停牌前收盘价的溢价10%为收购价。那么此次收购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所需支付的资金为129.73亿元,减去四家公司2005年前三季度的净资产总额,那么溢价金额为67.85亿元,如果该项溢价在10年内摊销,那么中国石化每年的摊销金额为6.79亿元。

  另一方面,四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12.5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收益为10.43亿元,而在中国石化对其整合后,中国石化将享有全部的收益。由于该项收益远大于溢价摊销,因而对中石化而言,此次整合将增厚公司的盈利(见上表)。

  对于四家被整合的上市公司而言,私有化后,公司将全面融入中国石化的产业链中,从而避免以前出现的相互间恶性竞争现象利于这些公司的自身发展。同时公司流通股股东也预计将会获得一定的溢价收益。

  整合进程从易到难

  从目前进程来看,中石化的整合明显体现出了"先易后难,兼顾收益"的特点。

  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中,上海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和仪征化纤(资讯 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有H股,在进行整合时存在一定难度,而石炼化(资讯 行情 论坛)、泰山石油(资讯 行情 论坛)等公司业绩较差,中石化对其整合后对公司自身的业绩增长贡献不大,况且整合这些公司获得通过的可能性也较低。

  而停牌的四家公司股权结构简单,都是纯A股上市公司。近年业绩优良,和其他子公司相比,对中石化净资产和净利润的贡献较大,属于"第一梯队"。如齐鲁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在2004年完成乙烯扩建后,主要石化产品产能大幅增加,业绩也有大幅增长;扬子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有800万吨的炼油能力,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公司炼油业务盈利状况将大为好转,同时还持有扬巴项目部分股权,扬巴项目已投入商业运营并产生收益;中原油气(资讯 行情 论坛)和石油大明(资讯 行情 论坛)属于油气开采类公司,随着

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公司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