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石化整合旗下公司 > 正文
 

上市公司实施私有化意味着A股估值偏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00:1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桂浩明

  继中石油之后,中国石化也开始出手整合旗下的控股上市子公司。新年刚过,就有4家沪深上市公司应其母公司中国石化的要求停牌。

  中石化启动私有化

  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宣布具体的原因,但人们普遍相信,中国石化将对这些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发出以终止其上市地位为目标的要约收购,也就是启动私有化进程。

  对于中国石化的这番举动,也包括在这之前中石油已经采取的此类举动,以及市场一直在推测的中铝集团也可能采取的类似举动,市场一般的理解是这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为了进行股改或者是在全流通背景下发行A股的需要,对旗下上市公司不得不进行整合。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关联交易过大、同业竞争激烈以及治理机构不完善的问题。

  背后的经济利益思考

  不过,这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的私有化,毕竟也不是一件小事,在这背后应该也必然会包含有相应的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对这一点,笔者认为是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的。

  就以中国石化来说,它这次准备整合的下属子公司,有的是从事石油开采的,也有的是从事石油加工的。众所周知,国际

原油价格如今仍然处于上涨周期之中,而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也行将进行。业界普遍认为,这些公司或将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或将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虽然,它们的股价在近阶段也有了相应的上涨,但是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显然股价并没有真正涨到位。随着今后价格体系的理顺,这些子公司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效益也将进一步提升。以目前的价格回购其股份,看上去似乎是企业的一种紧缩行为,但却有助于其今后更大的发展。

  为何要溢价回购

股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在股价还有所偏低的时机,通过要约收购,尽快将其私有化,显然有利于控股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也就是现在中国石化很可能会以10%左右的溢价来回购下属子公司股权的重要原因。根据测算,中国石化如果完成对4家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需要付出资金大约在130亿元左右,这个代价并不小,但是中国石化仍然坚持这样做,其中的经济意义显然也不会小。

  由此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为什么上市公司母公司愿意出比市场价更高的价格回购股票,而市场却不能给这些公司以一个更为准确的估值呢?换言之,现在市场对相应的一批上市公司的估值,是否存在偏低,甚至是严重偏低的问题呢?事情很简单,如果价格偏高,大股东根本就不会考虑进行要约收购。同样的,现在也有不少A股的价格低于H股(包括中国石化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究竟是海外投资者盲目高估了境内企业的价值,还是境内投资者妄自菲薄呢?这个问题的确值得人们深思。

  私有化的另类思考

  中国石化对下属企业实行私有化,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在对上市公司的私有化过程中,市场会提供一定的操作机会。但是,通过对这种私有化行为的另类思考,人们还会发现,我们现在的定价机制乃至估值方法,可能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能够理性地予以解决的话,那么现在股指也就不会受阻于1300点,平均股价也就不会只是现在这个水平了。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

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