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负”公司借力定向回购“减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08:34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牛洪军 继宁夏恒力(600165)在股改过程中通过定向回购甩掉1.8亿元的包袱后,昨日公布股改方案的天利高新(600339),也拟向非流通股股东按股权比例回购其所持股份,将7950.344万元的不良资产转手,从而祛除困扰公司长期发展的一大顽疾。
分析人士指出,在股改中,上市公司借力回购将巨额不良资产及或有损失向非流通股东定向剥离,一方面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业绩一般或濒临亏损的“老、大、难”上市公司的股改,进行有益的尝试,为身背“遗留重负”上市公司的股改,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过,定向回购中转出资产的估值需引起关注,是否其已不名一文,这关系到股改的真实对价。 悉数易手“烫手山芋” 天利高新股改对价采用的是定向回购和单向缩股的组合方式。公司对已成为不良资产的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及新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计7950.344万元的长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向非流通股股东按各自持股比例回购其所持股份47043456股,回购股份将按法定程序予以注销。回购完成后,天利高新不再持有上述两公司的股权,转由非流通股股东按其所持天利高新的持股比例持有。此后,再按照1:0.7749的缩股比例进行单向缩股。 无独有偶,由同一家保荐机构操刀的宁夏恒力股改,也采用了定向回购的方式将1.8亿元的“烫手山芋”甩掉。公司以截至2005年9月30日对已停业整顿的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长期投资账面价值18,000万元为对价,以每股2.671元的价格,向非流通股股东回购67,390,490股并予以注销。回购完成后,宁夏恒力不再拥有对伊斯兰国际信托的长期投资,转由原非流通股股东按比例持有。 定向回购具有共性分析发现,向非流通股股东实施定向回购剥离不良资产的这两家公司,具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两公司均陷入了“德隆”旋涡。宁夏恒力投资18000万元的伊斯兰国际信托及天利高新投资5,000万元的新疆金融租赁,都曾是德隆旗下重要的金融载体。德隆危机爆发后,二者均陷入困境。其次,剥离的均是金融资产,且都是不良资产。伊斯兰国际信托由于违法经营导致重大损失,已于2005年5月17日被正式勒令停业整顿,并被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若不转让,宁夏恒力需全额计提投资损失;新疆金融租赁在德隆危机爆发后,也未能独善其身,2005年2月24日开始停业整顿。中国银监会委托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组成停业整顿工作组进驻新疆金融租赁负责停业整顿工作,近一年内尚无结果;对天利高新来说,雪上加霜的是,投资2950.344万元的新疆证券,也因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此外,两公司不良金融资产包袱沉重,若2005年全额计提投资减值准备,都将出现亏损。更为巧合的是,宁夏恒力和天利高新的股改保荐机构为同一家公司,股改方案均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操刀。 业绩盈亏要看股改脸色根据两公司的定向回购方案,结合200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两公司的股改方案若不能通过,宁夏恒力2005年将扭亏无望,出现巨亏;天利高新业绩也将由盈利变为亏损。 2005年前三季度,在对伊斯兰国际信托不进行巨额计提的情况下,因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存货库存成本升高,以及电、辅助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宁夏恒力亏损了781.40万元。由于伊斯兰国际信托已进入停业整顿阶段,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会计准则,2005年度应对18,000万元全额计提投资损失,公司出现巨亏将在所难免。但借力股改将1.8亿巨额不良资产转手后,宁夏恒力迎来了盈利曙光。今年1月25日,公司发布业绩更正预告,如果处理伊斯兰国际信托长期股权投资得当,没有造成损失,那么公司2005年度将会实现盈利;如果形成损失,2005年度公司仍将亏损。 天利高新2005年的业绩盈亏也同样命系股改。200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774.11万元。若股改方案未通过,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被投资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公司须在2005年度财务报告中对所持新疆金融租赁和新疆证券股权全额计提减值准备,7950.344万元的计提将导致公司2005年度由盈利变为亏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