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周梅森的提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5:23 《理财》

  本刊记者 李天才

  2005年11月28日,正当我国证券市场股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梅森在历经7次愤怒“脱轨”以后,才最终实现将沪市一家名为金丰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方案否决掉。同时,也因为愤怒“脱轨”一事,周梅森从媒体那儿又赢得了一项 “篡改”中国股史的荣誉。

  或许,周梅森这个名字很多人比较陌生,但提起他所写的《忠诚》、《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作品,相信有很多人在CCTV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中见过。不过,周梅森与金丰投资的过节儿,却完全是作为一名普通流通股东的角色,与其日常虚构的改革、投资故事并无太大关系。

  问题是,周梅森做投资时很不留心,一不留神花费400多万元持有了上海金丰投资70多万股的

股票,还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流通股股东。当然,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现实中的情景与他那丰富想象中的虚拟现实居然大相径庭:本来以为精心找到一只能下金蛋的“凤凰”,如此自己后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未承想现实却是“金蛋”没有,愤怒却无法遏制:2005年11月中上旬,“我愤怒”借助现代传媒席卷全国。

  对于周的“愤怒”,有人认为他在小说里太矫情,这是活该!也有人认为,这种大声说“不”的行为值得尊重。还有人认为,周的“我愤怒”有利于揭示股市发展瓶颈的深层原因,极具符号价值。

  ,周的愤怒大可不必。不管怎么说,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穷困潦倒。要说愤怒,最有资格的应该是那些最普通的投资者,比如下岗职工、工薪阶层等,他们有的把全部家当投了进去,有的甚至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可他们到哪里去“愤怒”呢?

  换言之,周的愤怒是因为他还不太了解这个市场,特别是还不太了解其他一些上市公司的所作所为。如果让他碰上了郑百文,碰上了银广夏,或者碰上庄家吕梁,那他肯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光知道他们“黑”,却不知道他们居然有这么“黑”。那时,他就不光只是“愤怒”了,说不定还会气得跳楼,或弄根绳子上吊自杀呢。

  由是观之,光有愤怒是远远不够的!这或许正是周“愤怒”脱轨对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价值”所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