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充满机遇 众多券商能否破茧化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10:0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朱茵、陈劲) 随着券商年报的披露,券商2005年的经营业绩开始显露一角。 从部分大、中、小券商处了解到,2005年行业盈利会更多地集中在创新试点券商那里,部分地方性券商也能够保持一定盈利,大多数券商则面临收入减少的窘境。
一些券商老总认为,“2005年是接受挑战的一年,而2006年充满了机遇”。随着行业整合和综合治理的工作逐步深入,蜕变之后的部分优质券商可能面临较好的业务前景。 2005年总体收入继续缩减 一家创新试点券商副总裁表示,从经纪、投行和资产管理三项业务的具体情况来看,经纪业务方面基本持平;集合和专项理财业务才刚刚起步,目前还难称有盈利,不过在此前对传统业务的清理中,实现了不少盈利,2005年扣除这个因素以后,资产管理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度将明显下降;自营方面则由于风险过大已经基本退出;“好在2005年在新股停发之前我们发了两个项目,加上几只债券的承销和一些股改保荐业务,2005年的投行收入超过1亿元”。 统计显示,2005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和权证的总成交金额为34201亿元,比2004年减少了20%以上,证券交易的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同比出现下滑。2005年权证交易规模达到1763亿元,成为年底的一大亮点。经纪业务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显示出几种态势,交易总金额排名前十位券商的市场占有率从2004年的35.58%提高到2005年的37.27%,少数券商的交易量不降反升。但从市场总量来看,佣金收入的减少约在35亿—40亿元。 在投资银行方面,2005年被一位投行人士喻为最尴尬的一年。2005年只有21家企业通过一级市场募集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为330亿元。其中IPO项目15个,再融资项目也只有4家增发和2家配股,合计募集资金271亿元。其中中金公司又包揽了宝钢股份的巨额增发,占去了约80%的市场。 2006年或将破茧 一位券商总裁表示,2005年很多券商被托管,而问题券商的解决思路也基本明确,券商的分化成为必然,2006年获得创新资格的券商以及优质券商将有望扩大创新业务的规模,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迷雾已经过去,是破茧化蝶还是消亡将在2006年见分晓。 展望2006年,一位券商负责人表示,主要还是坚持稳健的风格,确保公司各项业务能够协调发展;同时,计划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合适的市场时机,在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获得突破,例如开展专项理财业务,或者将部分业务剥离出来单独成立公司;此外,将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打造证券业的百年老店。 战略选择决胜未来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券商能否发展取决于两点:一是管理风险的能力是否提高,二是能否把握创新产品的机会。 一家大券商的高管近日刚从美国学习回来,他表示:感受最深的就是境外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上的重视和应用。美国的证券公司同样经历了佣金放开的痛苦过程,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了大规模的亏损。 但是之后券商都细分了客户,加大了创新力度,衍生产品的繁荣等也逐渐培育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他表示,在美国考察最大的收获是: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的基础业务,而不能将它看作一般的后台部门。 在美国,数量分析在资本市场特别普及,这也符合市场规模的发展。在市场规模更大、信息爆炸的时代,数量分析将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风险管理在国外是和具体业务挂钩的,而国内很多公司对此的理解仅局限于合规合法经营。 一家分管财务的券商高管表示,目前高风险业务还不能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今后最关键的还是客户,能够凝聚什么样的客户群,决定了券商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