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银行“减压”需多管齐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7:5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石朝格

  在“流动性困境”中备受煎熬的国内商业银行正在求变。

  迫于经营成本的压力,目前包括四大行、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银行业不得不“忍痛”减少大额协议存款。这类存款主要是一些同业金融机构的高息存款,其中以保险公
司占比最高,规模大约在万亿元以上。此外,少数年息超过4%的企业和个人协议存款也将被取消。

  一家国有保险公司负责人证实,该公司已到期的上百亿元协议存款银行不再续约,一些五年期年息超过5%的存款银行也要求提前取消协议。实际上,一年前,很多保险机构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就开始下浮。显然,这对于以银行存款、债券、基金为主要投资渠道的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他们不得不重新为这些资金寻找新的出路。

  曾被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大额协议存款,为何短时间内便成了“烫手山芋”?种种迹象显示,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所致。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末,商业银行储蓄达到14万亿元。相比于存款的高速增长,贷款增长步伐相对缓慢。20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已攀至47.28%。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有47元滞留在银行间市场或央行。与此同时,由于定期存款占比上升,贷款增长乏力,银行成本仍在上涨。

  正是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决定从成本高昂的大额协议存款下手,为自己“减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定期存款占比,又可缓解存款成本上涨压力。此外,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个途径是加大有效益的贷款投放力度。不过,在一些金融专家看来,增加好的贷款投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是好企业不容易确定,二是好企业一般都不缺钱,即使缺钱它们也可以通过发债、发行

股票等途径来解决。此外,现在银行都在转变经营方式,强调经营效益,这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粗放经营,盲目放贷。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削减大额协议存款、增加好的贷款投放对于银行“减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

人民币升值压力带来的宽松货币环境。因此,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进
人民币汇率
改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