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看到盖丹特想起中海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8:1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陈晓刚

  围绕着盖丹特公司的争夺战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虽然强生公司是否还会再加价与波士顿科学公司“掰手腕”仍不得而知,但这场并购“大戏”的前前后后已经令业内人士看得津津有味,并将其形容为数年来规模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并购战之一。

  并购战场上的博弈并不是推牌九的游戏,一时头脑发热而抬高价码,只能最终吞下难咽的苦果;付出的代价太高,尽管出价之时痛快,但最终难免要遭到股东的白眼。

  在盖丹特公司的争夺战中,强生公司一度占据了先手,但由于波士顿科学公司的出现,强生公司已经被迫两次调高了出价。面对波士顿科学公司的步步紧逼,强生公司在继续加价的同时,也必须要掂量并考虑一下退出该争夺战的可能性了。目前已经有分析师警告说:“一旦强生公司对盖丹特公司的收购价超出了波士顿科学公司的最新报价,强生股东将无利可图。”虽然得到盖丹特公司后,强生将扩大其在心脏设备制造这一巨大潜力市场上的份额,但付出超出原计划太多的“真金白银”,很难对自己的股东有所交代。强生公司的股价在一年的时间内裹足不前,正是许多股东用脚投票的无言写照。

  不知怎地,看着此案的来龙去脉,笔者不禁想到了中海油、

雪佛龙
优尼科
在去年春夏之交的一场恩怨曲折,似乎与盖丹特公司的争夺战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在笔者眼中,当时的优尼科正如同今日的盖丹特,笑嘻嘻地看着中海油、雪佛龙两家“死掐”,掐的程度越激烈,流入优尼科股东腰包里的金钱也就越是叮当作响。

  很难想象,如果去年8月中海油坚决不撤回对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收购要约,这场在2005年受到外界极大关注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最终将如何演绎。所幸的是,中海油及时刹车,以“继续进行竞购已不能代表股东的最佳利益”为由收手,以外国基金为主的中海油众多“财务”投资者也因此而大大松了一口气。

  关于中海油,还值得一说的就是,公司于12月31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有关修订与母公司现有不竞争收购承诺的决议案被一干中小股东最终否决。尽管中海油认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未必马上认清并购目标的价值,导致管理层可能会与投资者持不同意见,而母公司出面收购,成功性可能更高。但外方股东却不这么想,他们担心这样会使上市公司的市值缩水并降低独立性。

  上市公司的运作如何才能代表股东的最佳利益?这里面的学问还很深,而且中外有别,很值得许多刚刚迈进

资本市场,特别是海外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去琢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