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刘煜辉:降存款利率难解流动性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2:0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禹刚

  随着央行日前公布金融机构各项运行数据,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逐渐引起各方关注。有人认为,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昨天,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刘煜辉博士。

  《上海证券报》:有人认为,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甚至取消活期存款利率,再配合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货币基金市场,如此将百姓的储蓄存款"逼出来"、"引出来",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刘煜辉: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但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

  其一,中国的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到底有多大?众所周知,中国百姓存款主要与收入预期相关,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以及住房体制改革进程和成败密切关联。我们曾经连续11次降息,甚至还人为制造了一个"5.19"的虚幻牛市,也未能拖住储蓄快速增长的步伐。

  其二,即便是突破管制利差的格局,储蓄存款能得以分流,但贷款需求也会相应下降,如此是否能达成缓解流动性过剩之困境,实在是难以预知。去年1400亿元的企业短期融资券的获准发行,导致银行大企业贷款的投放速度也有所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部分的短期融资券最终还是被银行部门自己所持有而不愿放手,只不过是一种资产形式换成了另外一种资产的形式。

  所以,解决问题必须要理清造成困局的体制因素,方能避免"头痛医脚"的尴尬。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当下银行流动性过剩困局的根本。

  《上海证券报》:怎么理解你所说的银行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

  刘煜辉:现行体制中至上而下的GDP考核以及辖内公众监督的机制缺失,使得各级政府在竞争中不断强化资源的支配权。政府及相关官员可以根据自己"政治晋升"的各种政治和经济的目的,对不同企业给予不同的安排。

  结果往往是资本密集型、高能耗、高产值的大型企业很容易用较低的价格取得土地和资源,而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政府应有的支持。

  《上海证券报》:除了这个因素,还有其它原因吗?

  刘煜辉:近年来商业银行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某种程度强化了银行顺周期的偏好。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后达标期限为2007年1月1日。据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

  银行弥补资本金缺口,可采取五种调整办法:上市发行股票、发行具有资本性质的债券、通过银行利润补充、发展表外业务、调整资产结构。

  比较而言,目前调整资产结构,控制风险资产的规模,是保证资本充足率尽快达标的一个最容易操作的办法。2004年的宏观调控使今年经济景气度有所降低,2003年超常投放的贷款风险也开始显露,商业银行放贷趋向谨慎。而对于资本充足率的硬性约束,将使商业银行慎贷行为进一步加剧。可见,当前的信贷收缩具有银行经营机制变化所带来的内生性。

  最后,金融生态恶化,金融立法和征信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不利于银行债权的保全,导致不愿意向私人部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证券报》:既然如此,那在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煜辉: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个是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彻底扭转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此保障银行体制改革,弱化银行的顺周期倾向。

  其次,还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

  这样才能消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动力,最终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