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经济师语出惊人:中国大规模顺差是好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2:0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商文 禹刚 “尽管中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但未来仍应该积极扩大出口,特别是制造业的出口。”汇丰中国区高级经济师屈宏斌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番表态,可以说是对当前中国贸易顺差担忧舆论的颠覆。
国家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了比较大的顺差,突破了1000亿美元,超过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的一倍还多。 外贸专家认为,贸易顺差的大幅攀升,将导致我国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等问题进一步显现。对此,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的论调是:中国并不追求过多的顺差,我们的目标是保持进出口总体的平衡。 与官员、专家对贸易顺差忧虑的态度所不同,屈宏斌却认为,基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是件好事,它是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的百年难得的机遇。 在贸易顺差中,屈宏斌特别指出了加工制造业的地位: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促进制造业出口。 对于这一判断,屈宏斌的理由是: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型的转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此,应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速度。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出现了发展过度的现象,积极扩大国内制造业规模,促进制造业出口就成为能否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加21297亿元,占GDP的比重由31.9%上升到40.7%,提高8.8个百分点。而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 "这种比法是不对的",屈宏斌说,第三产业的规模也还是存在着低估。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本身的一些特性导致其难以准确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