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通货”沉淀 警惕“紧缩”信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08:1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王栋琳北京报道

  “通货紧缩”一度成为2005年财经媒体的关键词之一,学界为之争论不休。2005年金融运行数据新鲜出炉,从目前货币供应量和结构,以及银行存款派生力量来考察,整个社会的货币流动性正在减缓,或者说,“通货”有沉淀的危险,紧缩的压力将加大。

  上世纪末我国经历的那场通货紧缩,给经济健康运行蒙上一层阴影,至今人们谈之色变。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说到底是货币均衡问题。通货紧缩是货币流通量不能满足有效需求的结果。其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产生流动性陷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被全部吸入低利率的“黑洞”,流动性消失,同时国内需求低迷,经济增长动力枯竭。

  货币供应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央行向社会投放的基础货币量;二是通过银行信用所派生出来的货币,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这是社会上真实流通的货币量。从刚公布的数据看,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均不乐观,货币大量囤积于银行,社会上“通货”的流动性有下降的危险。

  储蓄拉大M1与M2差距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差距拉大,是

通货紧缩产生的基础货币因素。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财政存款等,二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储蓄存款上。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末M2同比增长17.57%,远高于计划15%的目标。但是,决定货币流动性的不是M2,而是M1。储蓄存款大幅增长导致M1增速低位运行,紧缩风险加大。

  2004年下半年以来,M1增速大幅回落,从20%的高位降至去年3月份的最低点9.9%,到12月末M1同比增长11.78%,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M1与M2的差距正在拉大,12月末M1/M2仅为35.9%。从图上可以看出,M1与M2增速的缺口从2005年开始迅速扩大,目前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这个角度讲,经济有陷入紧缩的危险。

  2004年加息后,居民储蓄动力大增,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增长强劲,去年底储蓄存款已突破14万亿元,这造成M1/M2比例下降。不断攀升的M2大部分转成存款滞留银行,而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却没有相应增加,流动性问题随之产生。一边是广义货币供应大幅增加,另一边是流动性不断降低,这正是流动性陷阱出现的先兆,将从基础货币层面诱发通货紧缩的爆发。

  银行货币派生动力不足

  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主要取决于货币乘数。我国长期以来货币乘数波动较大,难以预测。但是,理论上货币乘数与银行超储率负相关。2005年3月央行将超储利率下调至0.99%,但

商业银行超储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较2004年有所上升。三季度超储率在4%左右,平均高于2004年0.48个百分点,以9月底人民币存款28万亿测算,平均每月相对过剩约1300亿元。到12月末超储率已升至4.17%,回到央行下调超储利率前的水平。超储率上升在理论上降低了货币乘数,对银行的货币派生能力也产生向下的效应。尽管如此,2005年在充足的储蓄存款支持下,银行应该具有较强的存款派生能力。然而,存款的派生首先是通过贷款发放到社会实体手中,然后才能在经济的循环运行中不断派生出新的存款来。也就是说,发放贷款是存款派生的前提。而贷款环节不畅恰恰是2005年银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尽管银行本身有足够的派生能力,但“惜贷”却从根本上限制了银行派生存款的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商业银行存贷比首次降至70%以下,到12月末仅为67.8%。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3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1亿元,与年初目标相比有0.15万亿的缺口。

  综合来看,目前持续增加的储蓄存款,以及银行贷款动力的下降,共同造成了货币供应量“虚增”,新增货币大量“沉淀”于银行体系内。银行成为货币流动性的分水岭,体系内资金充足,流动性泛滥;体系外“通货”出现紧缩迹象,流动性下降,这一态势如果长期延续将不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应该警惕从货币层面发出的“通货紧缩”信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