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刘军—— 化工新材料再创辉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8:3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张翔

  关注股票:烟台万华、三爱富、星新材料、新安股份、G柳化、华鲁恒升。

  烟台万华、新安股份等大牛股的出现让投资者对纷繁复杂的基础化工行业多了几分关注。由于这个行业涵盖众多子行业,要想准确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对研究员有较高的行
业背景要求。光大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的资深分析师刘军告诉记者,本行业的研究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需要对各个子行业的情况作出基本判断。

  记者:在对基础化工行业的各子行业进行研究时,有必要主动放弃部分子行业。主要从哪些角度来考虑呢?

  刘军:化工行业细分子行业众多,产品覆盖面从基础化工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各子行业冷热不均。

  像塑料、橡胶基本不用关注,因为成本转嫁能力不强,子午胎生产企业则面临需求下降、供应增加的不利环境。再如紫江、中富这样的公司,议价能力欠缺是其致命弱点。

  具体看2006年的行业环境,基础化工的原料行业随宏观经济增速的减缓,增速将逐季下滑,如无机化工的纯碱、氯碱等;氮肥、磷肥行业继续受国家行业政策调控,限价和限制出口措施将影响行业的景气度。

  记者:2006年哪些子行业有望出现较好的投资机会呢?

  刘军:首先,我继续看好化工新材料行业,包括有机硅、有机氟和聚氨酯行业。国内新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新材料产品及其原料对外依存度高,国内龙头企业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和技术,逐渐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进口替代前景广阔。

  其次,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将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化工行业成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明年国家将陆续推出针对循环经济试点方案的优惠政策,将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大对循环经济涉及项目的投资,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于此领域的需求增长。

  记者:作为国内聚氨酯原料行业的龙头企业,烟台万华充分享受了行业景气激增带来的丰厚利润,该股股价也在近三年中上涨了两倍。你继续看好聚氨酯行业未来的前景,请谈谈具体的判断思路。

  刘军:我国聚氨酯制品的产量在1994年至2003年十年间,平均增长率接近23%,而近两年平均增长率约16%,预计2005年聚氨酯总消费量达到300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聚氨酯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聚氨酯的原料来看,我国MDI在未来5年内仍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这将显著推动聚氨酯在保温领域的需求。欧美发达国家聚氨酯硬泡用于建筑物保温的比例达到50%以上,在我国这个比例不超过10%。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以及相应设计施工规范的陆续出台,作为一种优异的保温节能材料,聚氨酯在建筑节能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必将拉动聚氨酯原料聚合MDI和聚醚多元醇的需求,相关上市公司将分享此领域的需求增长。

  记者:去年年底,三爱富通过CDM(清洁发展机制)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一事件使氟化工行业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撇开投机因素,该行业的前景如何?

  刘军:氟化工的主要企业巨化股份、三爱富、山东东岳、江苏梅兰的CDM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批准,正在进入第三方审核阶段。CDM项目的推进将显著增强我国氟化工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2012年之后,中国是否承担减排责任还需要未来的谈判来确定,届时中国的“经核定的减排量”(CERs)能否按CDM机制交易还存在不确定性。

  从氟化工行业自身的前景看,发展希望在高端氟聚合物和精细氟化学品。我国一直大量低价出口萤石,而以高价进口氟化工深加工产品。因此,亟待加大我国氟化工行业的科技含量,向下游深加工、高附加值方面发展。目前三爱富、巨化股份等氟化工企业通过自我研发或引进技术,陆续进入高端氟聚合物和精细有机氟化学品领域,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记者:“循环经济”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主题。具体到化工行业,哪些上市公司能从循环经济试点中受益?

  刘军:列入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的化工企业有12家,其中上市公司有烟台万华、山东海化、新疆天业、鲁北化工。国家将陆续推出针对循环经济试点方案的优惠政策,将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大对循环经济涉及项目的投资,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于此领域的需求增长和政策优惠。

  以烟台万华为例,该公司上报的主要是“MDI粘合剂应用于秸秆人造板项目”。虽然聚氨酯粘合剂价格远高于脲醛粘合剂,但由于其无苯、无

甲醛释放,符合环保要求,是装饰
装修
的理想材料,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作为有机硅行业的龙头企业,星新材料与新安股份在二级市场上保持了持续上扬的走势。该行业的看点在哪里?

  刘军:从2004年星新材料、新安股份和吉林化工3家企业联合发起有机硅中间体的反倾销申请以来,有机硅的价格经历较大的回升。而反倾销初裁获胜后,有机硅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由于有机硅下游加工行业近年迅速发展,使得对有机硅中间体的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国内有机硅单体消费量约36万吨左右,国内星新材料、新安股份和吉林化工的单体产量约15万吨,自给率仅为41.6%,虽然三家生产企业均进行了扩产,但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自给率提高有限。

  从长远发展来看,要想提高竞争力与盈利水平,仅靠销售中间体是不行的,有机硅企业应该成为单体和下游加工产品的一体化企业,加强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在这一方面,新安股份已有突出的表现。

  刘军光大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拥有8年行业经历,对中国石油与化工市场的格局和发展趋势有深入了解。2005年成功推荐了华鲁恒升、柳化股份、星新材料、四川美丰、山东海化等多只

股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