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8:01 中国证券报

  (上接A01版)更重要的是,国务院去年还批转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今年,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开展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试点等,将成为监管层和各级政府的一项工作重点。

  与内部环境的变化相呼应,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全社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经济大国的资本市场不可能完全“外包”;一个经济强国的定价权与资源配置的主动权,更不可能拱手相让于外人。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国九条”阐述了发展资本市场的主要任务,“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提出要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来自最高决策层面的这一系列变化,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生存的大环境已经今非昔比。

  其次,社会各方共同推进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政策环境步入历史最“景气”时期。2005年,从股改到券商综合治理,再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全力支持。没有这些强势主体的配合与支持,社会资源就难以调动,以上每一项工作恐怕都不会有今天的成果。

  此外,

资本市场还有一个最有利的外部环境,那就是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今年又是“
十一五
”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金融改革要深化,国资管理体制要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等各项重大改革要进一步推进。这些改革客观上都需要一个高效稳定、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

  历史将中国资本市场推到了舞台的中央,在一场伟大的博弈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刚刚摆脱边缘化危机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是,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大机遇同时又意味着大挑战。中国资本市场能不能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就要看2006年这关键的一跃能否成功地抵达彼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