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G股何以受热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2:5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方正证券研究所 吕小萍

  主持人小张老师的话

  近期市场出现明显的回暖行情,大盘上涨很大的贡献来自于G股板块的活跃。2006年开局后,G股板块的活跃势头加速蔓延,一些准G股板块和公布方案后复牌的个股都各有表现
。为何岁末年初市场热点集中在G股或准G股上?这些个股的活跃是否将得以延续?

  目前G股板块的活跃原因是多方面的。

  1、G股板块集中了两地市场的优质资源。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已经达到434家(不含方案被否决的公司),占A股公司的32.03%,市值合计12047.54亿元,占A股市值的36.47%。股改公司流通市值已经4508.93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已经高达42.76%。另据统计,在434家股改公司中,国有控股企业占62.90%,总市值占比高达80.61%。股改的推动力已经从最初的中小企业板,民营企业为主,逐步转向国有企业为重心。

  可以说,股改过程成为一个自发的梳理过程,将上市公司的优劣进行了综合排序。总体来说,目前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总体质地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这点从数据上也能得以反映,G股板块2005年前三季度EPS达到0.25元,收益水平显然较高。更为显著的是,这些公司治理结构清晰、投资者沟通到位。这些特点决定了目前的G股板块已经成为一个优选

股票的股票池。资金对其的青睐根本还是来自于对这些上市公司质地的认可。

  2、G股板块的政策倾斜决定了资金的偏好

  自股改启动以来,对于G股板块的政策支持就从未间断过。和当初的利好相比,近期的利好无疑更为实在。回顾近期重要的两大利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分界定了外国投资者的战略投资范围为G股公司及新IPO公司。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通知中提到,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办法的要求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股改启动初期,管理层频频表态要对完成股改的公司在再融资、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等各方面提供便利。虽然再融资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但可以预见,在新的再融资条款中对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进行倾斜是必然的。

  对于G股板块,管理层在确保投资者利益方面费尽心机。深交所近日推出的《中小企业板投资者权益保护指引》对于全流通市场下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更为具体和全面,最大限度地防止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权益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这些利好措施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指引的出台对于G股板块来说,在既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受到了更为严厉的约束。对于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则是给投资G股加上一道安全锁。政策向G股的倾斜对于寻求投资目标的大批市场资金来说,无疑指明了方向。

  3、政策决定后续利好和创新

  在上述分析中谈到利好政策对G股的倾斜,这对于该板块来说,不仅仅是短期利好,更是中长期潜在题材。以股权激励政策为例,方案出台仅仅过了几天,深振业已经正式出台了《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办法》。在复牌之后,市场以涨停来呼应第一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深振业。这表明了市场对于创新事务的认可。2005年的证券市场最大的热点就是权证,这一股改的副产品,居然受到了市场的狂热追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创新产品的严重匮乏和资金的求新心态。

  对于G股板块来说,未来创新潜力巨大。G股板块由于是全流通市场,未来的并购题材足以给市场提供想象的空间。证券市场发展这么多年来,虽然重组题材一直受到市场欢迎,但由于股权割裂,并没有发挥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完成股改之后,股权之争、控股之争必将日趋活跃。证券市场的活力也将得以显现。

  此外,最为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资金对于准G股的热情还基于该板块尚属于相对稀缺的品种,随着供应量的不断扩容,市场热情随之下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总体来说,真正值得持续关注的是质地优良又具有想象空间的G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