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评谈_焦点透视 > 正文
 

股市中的利益重构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16: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勇 上海报道

  大量的非流通股东走进了流通股的阵营,二级市场上,一股巨大的力量似乎突然涌现,成为最大的利益集团,而它们,曾经是与股市走势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个群体。

  在此之前,活跃在二级市场中的利益集团,是基金、券商、QFII,以及各式各样的机
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现在,这些非流通股东的价值也需要通过二级市场来体现了。而股市利益格局,也面临着重新分配。

  利益格局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股改前的市场利益博弈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几乎没有涉及,因为它们所持有的股份不流通,不存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就不会去过多的关心二级市场。”国盛证券研究所总经理腾军博士说,“现在不同了,大股东的价值和利益也要通过二级市场来体现了。”

  目前已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参与股改,市值接近国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四分之一。

  “打我做

股票起,就没试过跟大股东在二级市场里较量,全流通的股票在股改前凤毛麟角,我要盯的也就是所谓流通股里的‘庄’。不过以后咱们这些个人投资者要面对一个更大的‘庄’了。”在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大户室的张先生看来,大量非流通股的流通,将使市场格局更加复杂。

  不过,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的关系在股改之后也更有可能变为一种合作。G海通(600537)董事副总经理毛培成表示:“我们大股东也是自然人股东,股改时就考虑到了今后如何实现所有股东利益的一致,事实上这也符合流通股股东的要求。”

  一些上市公司的确不仅仅需要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更要借机解决自身价值的真实体现,也达到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一致。

  例如中大股份(600704),按照现在股改方案后计算出来的市值是10亿元左右,而该公司绝对控股的

房地产子公司储备的土地多达2000亩,仅土地一项的价值就可能超过现在的市值,显然该公司的价值体现绝非股改能够解决。

  面对流通股东的疑问,中大股份董事长陈继达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倾向于采取市场的办法。”

  本报了解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股改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支付对价和支付多少对价,而是大股东在股改之后如何调整自己与其他股东的关系,因为从某种层面上说,二者的利益将在股改之后趋向一致。

  同时兼任杭钢集团和杭钢股份(600126)董事长的童云芳表示:“现在,作为大股东的确是要学会适应市场,做事要多考虑会对股价产生什么影响,即使控股股东的股份真正流通还要等上两三年。”

  “我们通过股改进入到这个市场中来,也就加入到了这个利益的博弈中,”G中远(600428)控股股东中远集团资本运营室战略发展部经理李振宇表示,“希望能在这种博弈中取得多赢的局面。”

  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市场上的利益体现实际上也已经有了良性的表现。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已经完成股改的公司和公布股改方案后且复牌的378 家公司,在股改后相对股改前,以及公告股改方案后相对公告股改方案前,流通市值总体增长9.08%。全部426 家股改公司流通市值从股改开始至今增长14.15%。

  同时,由于股改带来了市场价格体系的重新定位,原有利益集团的分配格局也同样被打乱了。

  申银万国研究所策略研究部蔡国华认为,股改带来的同股同价同权,将促使大股东在保证公司市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必将会给再融资形成约束,甚至带来定价的整体下滑。

  当行政遭遇市场

  股改期间,股民投票率一度不断下跌,国有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负责人则多对股改会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个人是否就对此承担责任而心存担忧。

  上海某

化工类上市公司高管指出,“有时候股改还是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而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股改中不可能不去考虑一些跟股改并没有很直接关系的因素。”

  股权分置是由于行政手段而造成的,而股权分置改革则要求按照一个比较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刚刚公布方案的深天地(000023)董事总经理刘满堂表示:“不管是行政手段还是市场化方式,股改这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肯定带来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是中国股市发展值得付出的代价。”

  在这种市场化改革中,行政色彩更少的民营企业参与股改的积极性就比国有企业更高。

  联合证券柳邵黔经过研究发现,民企的确对股改更积极,原因是股改能使民营企业以往虚拟市值变为可变现的财富,因而具有股改的现实动力。

  当然,民企有自己的优势,科达机电(600499)董事长卢勤董和德豪润达(002005)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王冬明都表示:“我们做股改几乎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主要还是从自身角度来考虑。”

  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不然,业内人士介绍说,管理层已经通过行政要求来促进国企加快股改,并且制定了惩罚条款。

  股改中的投资机会

  股改之初,投资者曾经将其视为扩容的压力,以至于股市一度出现历史新低。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盘中创出998点的八年新低,天一证券研究所张冬云对此记忆犹新:“最初的两个月里,市场对于股改可以说是很悲观的,而且这种悲观不仅弥漫在散户中,更表现在基金和券商们的操作上,这些机构当时能做的也只是多要对价。”

  而现在,市场对股改的认识在逐步加深。

  海通证券研究所王亚南指出,游戏规则的整体转换,带来了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时也带来了资金等资源的重新分配。“随着G股的不断增多,一些明显的投资机会也在增多。例如,由于一些上证50的个股在股改停牌时需要用现金来补偿ETF,这就形成了很好的套利机会,而这一类的机会还在被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挖掘出来。”

  据了解,机构都逐渐意识到股改给它们带来的制度性机会,并且已经开始运用资金在G股上获取利益。

  申银万国研究所策略研究部的施恒新认为,要关注股改中的私有化和权证的投资机会。“所谓私有化就是回购,而一般回购的阶段性价格都有10%左右的溢价。权证更是为券商等机构创利提供了好机会。”

  王亚南称:“根据我们的了解,因为这些机会分流出主板或者吸引的外来资金有可能在数十亿元以上。”

  而且,股改不仅仅成为投资机构的获利工具,也正在成为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的工具之一。

  上海物贸(600822)控股股东百联集团副总裁周丛根表示,集团下属六家上市公司对于股改,每家都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也会利用这次机会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