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海信收购科龙 > 正文
 

科龙百日维新之后 股权能否顺利过户海信成悬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15: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郎朗 顺德、广州报道

  海信入主科龙百天之后,海信一直以“代理”为名实际却以买断的方式销售科龙家电产品;第二天,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发布公告以“春节即将来临,股东工作事务繁忙”为由将股东大会推迟到2月27日。推迟股东大会令股权过户能否顺利完成顿生变数。

  1月11日,以汤业国为首的新管理层交出了一份令人吃惊的成绩单:2005年第4季度,科龙冰箱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回款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41.21%(销量69.4万台)和19.11%,空调销量、回款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5.31%(31万台)和29.73%。

  汤业国称,科龙并没有完成目标(原目标是冰箱70万台,空调30万台),但海信空调管理层创造性的“销售代理协议”起到了关键作用,至今海信空调已投入3.1亿元帮助科龙“止血”并恢复生产,同时通过海信、科龙和商业单位签署三方协议来打消合作伙伴的顾虑,迅速恢复了科龙原来的销售网络,还新开发了1200个直控网点。

  然而根据“销售代理协议”,

科龙电器将产品交付海信营销指定货仓后,产品所有权将移交海信营销,科龙电器将确认销售相关所得款项为销售收入;科龙电器向海信营销销售产品后,海信营销无权向科龙电器退回任何未售产品;如果海信营销未能收回根据销售代理协议向分销商销售产品之任何所得款项,海信营销或分销商均无权向科龙电器索偿。

  曾参与“倒顾”的会计师朱德锋指出,科龙电器与海信营销之间交易的实质是销售商品,而非销售代理。科龙目前的销售情况难以真正统计,因为可能很多产品仍在海信营销的渠道中,但收入却已经计入科龙的销售收入,所以科龙第四季度的业绩“飘红”只是表象,海信空调的变相注资才是根本。

  此外,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与海信营销之间有关代理销售冰箱的协议正在执行中,因此海信营销在6个月内“购进”14亿科龙电器的产品后,如何协调其所代理的海信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冰箱销售将是新的难题,回款问题也难以得到保证。

  科龙电器空调公司供应部部长刘展成告诉记者,目前供应商最担心的就是科龙的股权能否顺利过户。对此,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表示,收购能否成功,今年上半年将有最后结论。

  “半年时间仍然过长。”东方

证券分析师陈刚指出,在销售旺季,如果海信继续通过销售代理和协作经营,其投入的资金将是目前的几倍,而回款的风险也更大。对于至今未从收购科龙获得一分收益的海信,这显然不是其所期望的状态。

  汤业国表示,股权过户不是海信和科龙双方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涉及17个省市多部门和债权方的利益。200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此召开了三次协调会,中国

证监会、最高人民法院已在原则上同意股权过户,科龙电器此前也公布同意海信空调的收购协议。

  对于股权过户的时间,汤业国表示,乐观预测的话,一周之内就有结果;最迟2月底会有结论。“股权冻结解决与否将很关键。”汤说。

  此外,由海信空调和全国工商联联合聘请的第三方机构正在对科龙的资产情况进行详细的审核,这直接关系到海信最终的收购价格。

  记者从海信内部获悉,通过这次股东大会,海信电器总裁于淑珉、科龙电器总裁汤业国等都可能被选为科龙电器的执行董事,其中于淑珉可能出任董事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