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谁决定分析师的“钱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1:1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朱茵上海报道

  年终能有多少红包?每个人心里都会盘算,证券分析师也不例外。近日不少基金公司都收到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派点”:这是该研究所对旗下分析师年终打分和考评工作的一部分,即由客户给分析师派发点数来评价其工作业绩。越来越市场化的评价,使得分析师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排名之争

  国内证券公司有100多家,有研究所的有几十家,研究员多的有百余人,少则几十人,而此外一些非券商的研究机构也在密切关注着证券市场。因此,成为这群人中的翘楚并不容易。

  从几家研究机构了解到,在对分析师的评价中,来自外部的评价占比越来越高。除了一些定量的考核,比如报告数量,调研情况、路演数量……还有就是各业务部门的评价、以及外部基金经理的评价、媒体统计排名等。有一位分析师表示,自己的年底红包,不仅要看在分析师行业里的排名,还有看公司今年在基金佣金分仓中的排名。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分析师的薪酬和前途。

  对于分析师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来自于影响力,来自与分析报告被认可的范围。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

迅雷曾表示,我们未必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有影响力的。在他看来,优秀是一种评价,而影响力则是一种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分析师在看到自己对行业、对上市公司的判断在市场上得以验证时的骄傲了。

  但是,也有一些分析师对评价体系质疑:仅仅依靠来自于基金等高端客户的评价是否能够决定研究的价值?基金经理眼里的分析师一定是最优秀的吗?临时拉票行为可能导致评价失真吗?

  谁是好的分析师

  “我们很少准时下班的,加班实在很平常,工作状态是6×13(6天每天13小时)的”一位分析师感叹,“但在这个行业,没有办法的。”

  “只能在业余时间写大的报告,基本也就没有时间休息了。”不少研究员都表示,白天一早的晨会之后,简短的公司行业点评报告就要尽快发出去。然后就是不停的接电话,打电话,没有时间静下来。电话被咨询的越多,说明被认可的越多。一般的分析师的工作状态是三三制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写报告,三分之一的时间沟通,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调研。

  在一些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看来,一个好的研究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研究功底扎实;第二,善于交流。既能与基金经理等进行专业交流,又能与上市公司高管进行有效交流,可以把调研工作做到位。第三,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人脉关系。第四,个人品行要好,具备职业道德。

  除了最根本的研究实力和人品外,人脉关系和营销能力是研究机构内部十分重视的能力。一般名牌研究员,在某行业内浸淫数年,都积累了很强的人脉关系,有时候,一个研究员去调研,会有十多个基金经理一同前往,号召力很强。他的研究报告对于公司的股价影响也十分明显。例如国信

证券钢铁行业的一位首席分析师,在业内认同度就很高,同时还担任了两家钢铁类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分析师广泛的人脉关系也构成一种资源。有人评价某分析师:“即使他这一年不写报告,也还是行业内第一名。”这类名牌分析师对于公司的贡献也十分明显。

  薪酬与职业前景

  “我们分析师的薪酬水平在公司内部应该是中上的”,一家大券商的研究负责人表示。近一年来,分析师在公司内部受重视程度增加,在行业中也因为外资进入国内不断高薪招人而抬高了平均水平。

  据悉,目前国内分析师的薪资水平中,普遍认为外资背景的公司比较高,如中金公司以及一些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机构,而其后申万、国泰君安、国信等研究所相差不大。普通分析师的年薪一般在10-15万元以及15-20万元的较多。但也有比较高的在30-50万元的。据悉,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对外公开的首席分析师的年薪为30-50万元,但实际上内部分为六个级别。

  尽管好的分析师身价不断上升,但是这个行业跳槽的频率还是比较高。“这和个人的兴趣相关,但是也因为基金业买方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分析师的需求比较大,行业发展比证券公司好而造成的。”一位从业时间5年的研究员表示。多数分析师的职业发展前景通常包括:做卖方最佳分析师、投资业务、投行业务、销售服务或转入实业领域等。

  海外市场中,最优秀的分析师往往是属于投资银行的卖方分析师,其收入也远远高于买方(基金公司)的分析师。但是,国内市场的分析师状况却与海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大量的研究分析人才从证券公司流向基金公司等买方机构。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分析,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相对单一,没有太多的IPO批股能力,缺乏证券服务附加值,因此分析师的价值也同样比不上国外著名投行的影响力。“这种情况随着国内证券公司业务实力的增强会改观,卖方分析师的价值一旦体现出来,人才回流的现象就会出现。”一家大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对此很有信心。

  ■证券研究大浪淘沙系列之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