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债券市场的丰收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25 中国证券报 | |||||||||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信息部卢遵华 2005年的债券市场,无论对于主管部门来说,还是对于投资者和筹资者而言,都是一个“丰收年”。主管部门不仅推出了远期交易、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举措,而且,债券市场走出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
债券发行量快速增长 2005年,债券市场记账式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量为332期、41782.33亿元(面值),分别比去年增长78.49%和53.07%。以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为主的短期债券发行量增长显著。从发行期限来看,3年期以下的债券发行量占81.69%。其中,1年期以下(含)占67.77%,1-3年期占13.92%。从债券品种来看,发行面额增幅最大的依次是企业债(100.47%)、央行票据(61.19%)、政策性金融债(39.18%)和商业银行债(38.39%)。2005年债券发行总量(面额)依次为央行票据(65.73%)、政策性金融债(14.48%)、国债(12.07%)和短期融资券(3.39%)。与去年相比,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行量的市场占比分别增加3.31和3.39个百分点,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则分别降低5.55和1.45个百分点。 债券存量大幅增加 截至2005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债券余额为7.26亿元,比去年增长40.61%。从债券品种来看,商业银行债、央行票据和企业债的增长较快,涨幅分别是206.86%、93.27%和46.17%。2005年末,国债、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市场比重分别为37.30%、31.17%和24.38%。与去年末相比,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商业银行债的市场余额占比分别增加8.49、1.9个和1.33个百分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分别减少9.53和2.21个百分点。 从债券持有结构来看,保险、基金和四大国有银行的债券持有量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78.78%、71.18%和58.52%,非金融机构、信用社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持有量减少较快,降幅依次为60.33%、5.88%和11.01%。2005年末,机构债券持有量依次为四大国有银行(51.55%)、股份制银行(12.72%)、保险公司(6.61%)、城市商业银行(5.77%)、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5.34%)和基金(4.21%)。与2004年末相比,四大国有银行的债券持有的市场比重增加了5.82个百分点,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信用社的持有比重分别降低了3.11和1.26个百分点。 交易所债市的边缘化特征明显 在债券的流通方面,2005年我国债券市场交易结算笔数有所减少,交易结算面额则明显放大。全年交易人民币债券交易结算总量为330.25万笔、25.50万亿元,分别比去年降低32.27%和增长43%。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成交量为10.66万笔、22.85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8.69%和78.69%;交易所市场债券成交量为318.99万笔、2.66万亿元,分别比去年降低32.42%和47.32%。 在债券行情走高的同时,2005年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成交量却大幅减少。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成交293.67万笔、26345.75亿元,分别比去年减少32.18%和47.44%。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成交25.97万笔、216.12亿元,分别比去年减少33.42%和26.51%。 央票成货币市场重要参考基准 在国外一般是以国债或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但由于我国短期国债市场和资金拆借市场不发达,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逐渐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参考利率。我国央行每周二、四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采用价格或数量招标的方式发行央行票据,涵盖了3个月、6个月、1年期等主要的货币市场品种。由于央票发行量大、流动性好、期限与回购存在互补性,央行票据逐渐成为重要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管理品种,从而成为判断货币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利率。 短期融资券得到较好发展 截至2005年底,共有58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76只,总面额为1392.5亿元。由于短期融资券利率较高,1年期融资券的收益率比同期限的央行票据高出约140BP,而且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量偏少,因此,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融资券为企业提供了又一直接融资的窗口,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手续相对简单,融资成本也比较低。同时,短期融资券也丰富了债市的投资品种,为债市富裕资金提供投资渠道。对商业银行来说,投资于短期融资券也可增加其资产的流动性。 企业债发行增加流通场所扩大 2005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有了较大发展。全年发行企业债37只、654亿元(面值),分别比去年增长94.74%和100.47%。企业债券逐渐成为重要的金融市场投资工具,受到众多投资型机构的追捧。从品种创新来看,企业债券市场陆续推出了浮动利率债、含选择权债、保底浮动债、期限20年至30年债和1年期以内的新型债券品种。 2005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有关事项公告》,简化了公司债券交易流通审核程序,将公司债券交易流通审核从事前审批改为备案制,允许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投资公司债券,要求发行人进行持续信息披露和跟踪信用评级,鼓励做市商和承销商对公司债券进行双边报价等,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银行发债主体增加品种日益丰富 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发行债券14只、1036亿元,发行面额比去年增长38.5%。发债主体除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银行以外,还有5家股份制银行和1家城市银行。更具意义的是,除了银行次级债以外,银行普通债也开始发行。银行发行金融债券有利于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缓解其短存长贷的问题,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有利于丰富市场信用层次,增加投资产品种类,完善债券市场投资功能,并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熊猫债券”成功面世 2005年2月18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10月14日,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10年期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国际开发机构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减少外汇储备增长压力以及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支持证券顺利推出 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发行了41.77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ABS)和30.17亿元的住房抵押证券化产品(MBS)。国开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的资产池主要由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优质企业贷款构成,资产的平均回收期较短。建行房抵押贷款(MBS)是由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构成,资产平均回收期略长。在资产支持债券的设计上,国开行和建行都采用了“分层”的方法,将证券按不同偿付顺序分为不同级别,作为信用增级的手段。 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发展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资产证券化能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二是资产证券化能促进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合理分散信用风险;三是资产证券化能健全市场定价机制;四是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增加投资品种。 另外,在买断式回购成功运行的基础上,2005年6月15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远期交易。由于行情信息透明度低、投资者不熟悉等原因,目前这两种交易方式的成交都较为清淡。但其为投资者提供了规避利率风险,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锁定远期收益的工具,也有利于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提高市场流动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