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能源工业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14 中国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独家提供

  权威专家预测,我国能源工业今后15年累计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唯有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多元化的产业融资,方能保证能源工业健康发展。

  今后15年需要18万亿元投资

  首先,电力产能过剩压力将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后1986年电力短缺超过了总发电量的20%;经过数年的投入建设到1997年中国的电力供需达到平衡;1999年,电力过剩约10%;2002年下半年开始,局部电网出现电力短缺,并在两年内迅速扩散到全国大部分电网;到2004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经历的电力短缺,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形势最严峻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必然不断增加电源投资,扩大电力装机容量。统计显示,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将从2002年底的3.6亿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亿千瓦,五年内增长1倍。估计届时又会出现电力过剩问题。

  由于能源基础设施轻易停不下来,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以避免盲目投资产生产能严重过剩。

  其次,降低能耗任务艰巨。

  目前我国单位能耗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比和它们处于同一阶段时的能耗水平明显偏高,甚至也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统计显示,我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是日本的11.5倍,是法国和德国的7.7倍,是英国的5.3倍,是美国的4倍。如果不采取一切措施降低能耗,我们的经济增长将变得无以为继。

  我国2004年制定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争取到2020年,GDP指标要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而能源消耗只能翻一番。依此计算,2004~2020的16年中,每年要实现3%的节能率。而事实上,由于近几年能源消费增长过快,我国已连续四年能源消费增速超过GDP增速,去年的能源消费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是1.6∶1,前年是1.3∶1。据专家测算此后五年即2006~2010年,年均节能率必须达到4.4%,这对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我国来说,任务艰巨。

  其三,参与国际能源分配、进行能源结构调整阻力巨大。

  当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能源结构同样需要由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转变的时候,世界石油资源已基本被西方石油公司控制,而且容易开采的石油资源都已趋于枯竭,高油价成为全球性趋势。我国工业化过程在能源上将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

  虽然从总体看我国能源总量对外依存度只有6%,但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且在不断上升,2004年我国产油1.75亿吨,净进口原油1.17亿吨,对外石油依赖度高达40%;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估计要超过50%。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张,我国石油消耗的绝对量和人均量都要增加,石油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以及煤层气和可燃冰等非传统能源,我们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参与国际能源的再分配。目前我国份额油比例不到进口总量的20%,要想获得更多的份额油,必须通过购买国外油田或公司的股份。而事实上中国能源企业在进行这类收购活动时总是会遭到石油资源既定占有者的抵触和敌意。

  第四,环境压力将加大对能源工业发展的挑战。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使用过程必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造成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世界银行根据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需付出经济代价达3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

  能源工业的发展将面临着三大环境挑战:过度能源消费将使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将使能耗过高的行业和企业无法生存;国际履约将使能源部门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

  第五,发展能源工业资金需求巨大。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权威专家预测,我国能源工业投资再加上需要从国外购买能源的投入,到2020年的15年中累计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人民币,而国际能源署也认为2001~2030年,中国能源部门的投资需要2.3万亿美元。仅仅依靠我国目前的银行贷款和政策性扶持方式,根本无法满足能源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我国发展能源工业、进行新型能源开发建设的资金要求。

  最后,能源工业发展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将逐步凸显,国内能源生产特别是煤炭生产的安全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近年来不断频发的矿难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今年能源紧张局面将会缓解

  先分析一下2006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2005年以来,原油价格在大涨两年的基础上继续一路攀升,明显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压缩利润空间、限制投资增长、减少消费者开支,抑制世界经济增长的活力。

  目前,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尚未对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但是,炼油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迅速解决,国际油价仍将会保持高位运行。原材料和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发达国家。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将继续增长,日均原油需求量达到8520万桶,增长率为2.2%。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有所调整,但仍能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将为能源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汽车的普及过程的加速、重工业的快速稳定增长及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都要求能源工业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予以支持。

  再来预测一下2006年能源工业发展状况。

  其一,煤炭工业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供求相对平衡。

  未来一段时间煤炭消费总需求将从高速增长期进入适度增长期,将使煤炭生产速度有所回落,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增长幅度低于2005年实际增长水平,约在5%左右,资源绝对增加量在1亿吨以内,原煤生产总量达到22亿吨。尽管生产增幅放慢,但供求平衡性提高,同时时段性和区域性紧张问题依然存在。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煤炭总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3.4亿吨和28.4亿吨。其中电煤需求量分别占国内煤炭需求量的64%和70%。

  第二,油气开采业将平稳增长,成品油消费不会有大幅度增加。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我国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原油缺口将分别为1.5亿吨、1.8亿吨和2亿吨。

  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明年仍将保持在8%以上,将使成品油消费量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水平,但由于消耗成品油的主要行业增长速度趋缓,其增长幅度不会太大。预计2006年成品油消费量将比2005年增长5.5%-7.5%;而原油产量可升至1.9亿吨左右,同比增长4%左右。

  第三,电力供需矛盾逐步缓解,电力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

  2006年电力紧缺局面将继续缓解,到下半年达到供需平衡。据预测,2006年中国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7万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1%左右。在供应方面,2006年中国的发电装机能力将增加800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将达到5.8亿千瓦,同比增长13.7%。预计2006年全年发电量在今年基础上同比增长11.3%,达到27000亿千瓦小时。

  “十一五”时期电力投资增长将会比“十五”明显放慢,但电力需求和产量增长仍然较快。预计2010年全国需新增发电量约3380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约7.5亿千瓦;2020年需新增发电量约5200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约11.5亿千瓦。2006~2020年期间,需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6.5亿千瓦,其中煤电占61.5%,约达到4亿千瓦时;新增发电量约28000亿千瓦时,其中煤电占67.1%,达到18800亿千瓦时。

  建议加快打通非贷款融资渠道

  首先,政府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能源规划,引导能源工业健康发展。

  力争破除多年来能源短缺-投资过度-生产过剩-亏损-减产-短缺交替出现的怪圈,减少因规划不实、预测不准导致的投资过大或过小造成的损失是政府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

  坚持落实“立足国内、节能优先、优化结构、保护环境、增强合作”的能源政策。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能源需求,把它作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方针;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坚持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形成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结构;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扩大与世界能源国的合作,坚持资源供应地区、合作方式以及能源资源品种的多元化的方针。

  其次,把降低能耗任务层层分解,重点盯住一千家耗能大户。将能源效率指标作为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量化指标,落实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工程设计、验收指标体系中,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能耗约束。

  要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结构,制定不同的节能目标。对未来的新建项目必须要注意其能效水平,在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使引进项目和新建项目的能源效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引进技术的门槛,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向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从源头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要重点关注工业、建筑和交通三大领域。目前工业、建筑、交通这三个领域的耗能比例是7:2:1。工业部门一直是最大的用能部门,建筑、交通两大领域的耗能也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此外,还要跟踪1000家高耗能企业计划。即针对我国消费能源最高的1000家能源消费大户,让它们上报能源消费情况,通过能源审计等指导它们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保证这1000家企业每年的能耗都有所降低。可以借鉴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如政府和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企业承诺在一定年限内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把能耗降低到某一个水平,而政府给签协议的企业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财税方面的减免税、加速折旧等。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再分配,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高度重视资源牢靠、油路畅通和油价稳定三大因素,通过能源外交,鼓励能源企业依靠国际合作,到国外进行石油开采、天然气开发、加工及引进,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再分配。尤其是尽可能通过购买国外油田或公司的股份,提高我国份额油的比例,以抵御高油价的风险,并逐步提高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石油、天然气的比例,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第四,实施节能优先战略,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节能优先政策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加快理顺节能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应率先示范节能,促进节能与清洁生产一体化。利用排污收费政策促进节能政策的实施,逐步降低城市能源煤炭使用比例,大力发展低碳无碳能源、氢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节能政策可以注重两点。一是依靠技术进步削减污染。利用环境标准推动能源技术进步,同时大力开发低污染排放发电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高效脱硫脱氮技术,加快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发展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汽车。二是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加紧出台税收价格政策实现能源活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如进行生态环境补偿、电力环保折价等;还可以利用排污交易、绿色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信用等市场交易手段降低削减污染的社会成本。

  第五,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能源工业健康发展。

  推进能源多元化的产业融资,特别是加快打通非贷款融资渠道,来帮助能源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筹资途径可以考虑以下五种方式。

  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应当成为我国能源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在欧洲,挪威每年从国家财政收益以及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石油基金,投向国外金融市场运作以期进行增值。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长期投资工具,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在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新能源等相关领域进行战略性和策略性投资。

  引导创业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创投资本给予了极大的政策优惠,仅在税收优惠方面,创投资本就将可能按照投资额的20%享受税收抵扣。能源企业更可以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在新能源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

  发行债券。日前,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刚刚获准发行20亿元的企业债券。此前,南方电网、国电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国家电网都相继发行了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达上百亿元人民币。这是能源企业低成本融资的较佳方式。

  吸引海外投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国内能源企业选择与海外资本合资合作,不仅将缓解资本短缺问题,而且通过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能源工业的

竞争力。而大量吸引国内民间资本参与,同样是一条十分广阔的道路。

  利用资本市场,用股权换资金。能源企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

  第六,重视能源安全问题。

  要建立国家战略

石油储备,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从全球的观点看,所谓“能源安全”实际就是“石油安全”。要多渠道积极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为国家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因此要尽快研究、制定涉及能源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法律法规,包括能源结构的优化、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的替代、建立石油储备、环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和紧急情况下的能源配给等,利用国际油气市场的价格波动,建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最大程度地抵御突如其来的能源供应短缺问题。

  保持能源电力行业稳定增长,避免因能源电力行业的大起大落引发电力装备制造业及其他下游产业的大起大落,影响我国工业体系的健康发展。

  重视能源工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能源工业尤其是煤矿生产的安全监管,遏制

安全事故的频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