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可能出现轻度通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14 中国证券报 | |||||||||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独家提供 课题顾问兼指导:陈东琪 课题组长兼本报告执笔:王小广
参加讨论的其他成员:樊彩跃、李军杰、丁瑶 为防止再次出现通货紧缩,国家价格政策既要努力保持物价的适度增长,又要推进资源产品的市场化。 物价进入偏低增长区间 2005年物价增幅呈明显的逐季回落态势,尤其是三季度后各类物价指数增长出现全面性加速回落现象,物价增长进入偏低增长区间,显示通货紧缩的压力在逐渐加大。 低通胀是一种内在性长期趋势。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低通胀(低物价增长)是一种内在趋势,2005年的物价增长形势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不仅中国出现了低通胀的趋势,而且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这样的一种内在趋势,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也大大降低,即低通胀是一种全球性的长期性趋势,就像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前的时间内,高通胀呈一种内在的长期趋势。 2002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新一轮长期快速增长周期,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高增长低通胀”组合,通货膨胀问题不再成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相反,通货紧缩问题会不时地困扰我们,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即使在经济最热的时候,通货膨胀率也是有限的。如2004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流通环节)持续近一年半保持10%以上的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1年多保持6%以上的高增长,但CPI增长仅6月份至9月份的连续四个月超过5%,之后增幅逐月回落,说明总供给增长持续地大于总需求是一种常态。通货膨胀只是一个“小插曲”,难以持续。 正如我们在去年发表的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的“此轮经济增长中通胀问题并不严重,属于低通胀的景气上升,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也缺乏通胀加速的基础”,在另一些报告中则指出,短期有一定的通胀压力,但中期通胀压力不大,相反存在内在的通货紧缩压力。 使低通胀成为一种内在性长期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高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不断扩散,提高了要素生产率,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效益提高,物价走低;二是全球化过程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调节,使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明显提高,拉低物价水平;三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明显增加了全球的供给量,使物价总水平增长放慢。 这三个因素最终形成的效应是: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使物价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相反,在市场机制不完善(主要是产业组织不发达)及投资增长存在体制性的强冲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并存的局面,形成较强的通货紧缩压力。 四大因素拉低物价 物价总水平增长将继续放慢,下半年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问题。 综合分析,导致物价总水平(CPI)增长将继续放慢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发展,是导致物价总水平增幅进一步放慢的关键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会使2006年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一方面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将形成较明显的供给过剩压力。2005年是前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释放的第一年,根据产能形成的周期分析,产能释放最集中的年份是2006年和2007年。2005年因产能的初步释放开始形成了较强的供大于求的压力,导致CPI增幅明显回落。因此,2006年物价增长来自供给过剩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二是外需可能明显放慢对内需增长的压力增大。如果外需增长真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出现大幅下滑,许多为满足外需市场的产能就会大量挤压国内市场,使国内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 其次,PPI(工业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及上游产品价格增长的进一步放慢,将使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进一步弱化。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及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增幅最近两个月由正转负,会导致PPI增幅逐步回落,最终使物价上涨(CPI增长)来自成本方面的压力明显减弱。2005年11月份PPI增幅首次降至5%以下,为4.5%,比8月份下降2.8个百分点,呈加速回落的态势,其主要原因是其中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指数增长大幅放慢,11月份这两类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增长20.1%和6.9%,分别比年中高峰值回落14个和4.5个百分点。2006年这两类工业品在新增产能释放下出厂价格将会继续回落,从而导致PPI增长继续放慢。在PPI向下传导导致CPI上涨的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2006年PPI增幅的进一步回落,会使来自这一成本因素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 其三,粮食和石油这两类重要产品的价格增长尽管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快速上涨的概率很小,相反,调整的压力在增大。2006年受需求增长动力有所减弱、油价高企风险增加、美国对游资的吸引力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可能面临向下调整,即使增长其幅度也较为有限。而粮价下行的压力也明显大于上升的压力。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在上年净增775亿斤的基础上又新增200多亿斤,连续两年的增产以及国家粮食库存的增加,将会使粮价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即使2006年天气不好造成粮食的适度减产,供需仍然会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导致粮价的明显上升。粮食和石油价格的稳中趋降走势将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有限。 最后,一年多以来的货币供应量M1和贷款增长的偏紧运行,将会使未来物价上涨缺乏货币因素的支持。目前金融运行存在一种内在的收缩趋势。货币供应和需求的“松紧”主要是看M1的增长和贷款的增长。2004年下半年以来,M1增长大幅回落,从20%的高位降至去年3月份的最低点9.9%,二季度末以后有所回升,但力度有限,10月末M1同比增长12.1%,同时贷款增长持续处于13-14%之间的相对低位。 另外,金融上的一个内在紧缩信号是存贷差的迅速增大,至去年10月末,存贷差已增至9.03万亿元,比2004年同期新增加2.75万亿元,估计全年新增存贷差将突破3万亿元,而2004年仅新增1.4万亿元,2000-2003年间新增存贷差均不超过9500亿元。存贷差的扩大既反映了存款增长明显比贷款增长快,也反映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明显趋于谨慎。M2增长较快并不表明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是偏松,相反M1增长持续偏低及存贷差明显增加,显示经济增长的金融环境是偏紧的,因此,未来的物价上涨缺乏货币因素的支持。 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看,2006年仅居住类及其他服务类价格会继续保持一定力度的增长,其他多数产品的价格增幅将会继续放慢。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将会继续回落,预计增长1%左右,中期可能出现小幅的负增长,即开始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现象。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估计会下降2%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2-3%。 放松资源价格管制 防止再次出现通货紧缩是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国家的价格政策既要努力保持物价的适度增长,防止出现持续的负增长,又要利用有利时机,放松政府对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管制,推进资源产品的市场化。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努力稳定粮食价格上涨。我们建议把促进粮价的适度稳定增长作为一项基本经济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具体设想是:在努力做好“三大保障”(国家粮食储备保障、农业耕地保障和增加农业技术储备保障)基础上,实行粮食生产紧运行政策,即从2006年起适当控制粮食种植面积和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使粮价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中长期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另一方面在相当程度上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从而促进农村消费稳定增长及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的转移资本。 第二,抓住有利时机,放松资源产品的价格管制,推进资源产品的市场化。抓住当前物价水平较低、经济运行平稳的有利时机,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调节机制,以利推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节约资源。改革的重点是油气、电价、水价和地价。 第三,从抑制产能过剩和加快产业组织调整两方面,稳定工业品价格水平。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主要是工业品)将会导致物价不断走低。一方面,通过继续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来减少产能过剩的压力,并通过促进对过剩产业的结构调整来减轻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使工业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产业组织调整来提高产品价格的自我调节能力。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消除体制性障碍及提供必要的鼓励措施,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优势品牌,在一些竞争性的行业加快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增强行业的价格自控能力。 最后,在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适度增长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垄断产品的任意或搭车涨价。尽管宏观经济已面临较明显的通货紧缩压力,但并不是对所有的涨价行为都予以支持,不少公共产品价格(如医疗费、教育收费等)是明显偏高的,在相当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些必需的公共产品的高价格造成了其他产品的消费不足。在通货紧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要防止这些公共产品的任意或搭车涨价,开展教育、医疗医药收费专项检查,纠正教育、医疗医药的乱收费,解决这些公共产品价格偏高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