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G宝钢:巨资增持缘何未见浪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0:3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世基投资 王利敏

  股改戴帽后走势一直不佳的G宝钢,上两周的市场表现曾使该股的投资者一度感到兴奋。然而,该股在1月5日上摸4.23元后再度掉头往下。次日,一则公告揭开谜底:宝钢集团40亿增持资金于1月5日全部用尽。近两周的上涨仅仅是"弹尽粮绝"前的最后一次冲锋。

  至此,宝钢集团已完全履行了股改中增持的诺言,巨资增持为何未能抵挡市场源源不断的抛盘呢?

  增持遭遇套利盘

  为了保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宝钢集团在股改时作了当股价低于4.53元时,将分两批共用40亿元增持股份的承诺。

  8月18日,宝钢戴G帽复牌,当日收于4.58元,表面上跌10.89%,但按复权实际价为5.58元,大涨了8.69%。然而,当日大盘正好冲高至1201点后大跌44点。由于这是大盘从1004点上涨以来出现的首根一气跌破5日、10日线的巨阴,且放出235亿巨量,市场获利了结的情绪占了上风。以致于当日G宝钢虽然买盘踊跃,但获利抛售者同样汹涌,日成交居然达到近4.1亿股的天量。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大盘随后的持续调整,G宝钢的价位也以盘整为主。8月25日,该股盘中下破至4.52元,宝钢集团的增持战就此开始。然而,宝钢的诚信之举恰恰成了机构大肆套利的良机。

  由于宝钢在股改前几个月刚刚向社会公众增发过20亿股

股票,而增发的对象主要是基金为主的机构。当时的增发价为5.12元。机构参与增发后,始终为如何减掉过重的仓位而发愁。另一方面,4.53元的承诺价相当于复权价5.53元(还不包括权证获利)。如此大的套利机会,更让机构萌生投机一把的念头。而G宝钢40亿的巨资托盘便成了机构出货的对手盘。

  高额回报应者少

  提到G宝钢下跌,尤其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它还有明明白白的高回报。

  宝钢管理层在股改时曾庄严承诺:公司将在未来三年中,每年分红0.32元。按复牌收盘首日的4.58元算,年回报率已经高达7%。因此,宝钢股改后,不少长线投资者为获取高回报连连逢低买入。谁能料到,领红利尚须时日,买进的股票已跌掉了1年多的红利。时至昨日,股价收于4.08元,年回报已高达7.84%,目前银行利息仅年息2.25%,国债年收益更低。回报这么高的宝钢乏人问津,问题在哪里?

  一是由于在目前的股市中,人们买股票依然还是以做差价为主。毕竟每家股票的波段性震荡要比红利高得多。特别是在投机性仍很强的市场中,人们还不太习惯以领取红利来投资的操作方式。二是前段时间

大盘走势疲软,人们很担心买进股票后还未到领取红利日,股价的跌幅已大大超过该领取的红利额。三是在大盘下跌途中,往往投资者领到了红利后,马上因股价除权导致未能实际得到实惠。

  说到底,投资者对高额回报的"不领情",与其说是不想得到上市公司回报,还不如说是对前段时间大盘后市的不乐观。

  业绩担忧有点过

  宝钢走势的不佳,除了上述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舆论对钢铁行业前景的看淡。

  然而,我们从去年该股前三季度业绩已达0.6元看,去年全年业绩和上一年全年0.75元相比,不会回落多少。而且,尽管

钢铁业前景不佳,但G宝钢的产品技术含量高,与许多以生产低档产品的钢铁企业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注意到,G宝钢至今并未发出业绩下滑的公告。相对而言,G宝钢的股价却已从历史最高的8元跌到了4元。当其股价在8元时(2004年1月),业绩不过是0.56元,而现在业绩比当时好了,股价反而被拦腰一刀,充分表明目前的股价已经对可能的业绩滑坡作出了过度的反应。

  我们注意到,去年三季度以来QFII仍对G宝钢不断加仓。老谋深算的QFII对宝钢的炒作可谓得心应手。前些年,他们曾在5元左右大量买进宝钢,后来又在7元多通通卖给了基金。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近来,大盘逐渐转暖,不少周期性股票如汽车、水泥股,乃至许多钢铁股都纷纷出现强劲反弹。与此同时,前期大股东增持的一些个股也不断有所表现。因此,对于已被市场过度冷落的G宝钢,我们不妨也可来个逆向思维,密切关注其近期的走势。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