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资金宽松不是短期现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8:26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王栋琳徐海洋北京报道

  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动力之源。通过考察市场资金最重要的供应渠道——储蓄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资金面的宽松将是长期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市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例如5-10年内,都具备发展壮大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已高达46%,是美国、英国的2.8倍,加拿大、印度的2倍。高储蓄率有力的支持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在2005年债市的牛市“神话”中,宽松的资金面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而在股市最近一波行情中,资金的推动力量同样功不可没。

  一般而言,储蓄率与居民收入、人口年龄结构、物价变动及预期、利率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相关。具体到我国,以上因素决定一段时期内高储蓄率将是不可逆转的。

  两波中青年人口高峰抵达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测算,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3岁。一般来说,低龄及高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考虑居住、教育、养老、医疗等各项支出,因而具有较强的储蓄动机。而我国目前的平均年龄水平恰好是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30-34岁的年龄段人口最为密集,而这一年龄段对高储蓄率的贡献将至少再延续5-10年。除此之外,15-19岁以及25-29岁年龄段人口也相对比较密集。也就是说,在未来5-10年内,另一波中青年人口高峰将来临。综合起来看,未来5-10年的人口结构趋势决定了高储蓄率将延续。

  收入增长滞后于储蓄增长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储蓄增长的根本原因。根据统计,我国的年度人均收入增长与人均储蓄增长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从90年代开始,我国人均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储蓄存款余额与收入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人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是储蓄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尽管目前人均收入增长率较90年代初期明显放缓,但基本保持10%左右的年增长率,从这一角度看,未来储蓄存款的增长具有较强的动力。另外,储蓄增长率持续高于收入增长率。2004年,人均储蓄余额甚至开始超过人均收入。当然这其中有统计上的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但未统计进城镇人均收入。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储蓄倾向的增加。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消费和投资途径尚未畅通,储蓄成为居民收入的”归宿”。从2000年开始,人均收入增长率走势比较平缓,而储蓄却呈现加速上涨的势头,二者的缺口有放大趋势,2004年已达到10个百分点左右。未来几年里,宏观经济可能转入下降通道,居民的储蓄倾向将会进一步加强。

  存款意愿不断走高

  2005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对全国城镇储户进行了2万份问卷调查。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9.5%,达到近两年的次高水平。居民的储蓄意愿较高。

  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9.5%,较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未来三个月打算“购买住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9.2%,较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受房地产

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部分城市
房价
涨幅趋缓,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厚,居民购房意愿不高。

  实际上,从2004年3季度至今,居民的储蓄意愿一直处于上升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

人民币升值将成为长期趋势,居民储蓄动力增强;二是自2004年升息之后,存款利率对居民的吸引力增强;三是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有较强的预期。从央行公布的居民收入与信心物价指数表中可以看出,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不断走高。在这样的预期下,居民容易做出收缩消费、增加储蓄的选择。(见表)

  综上所述,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储蓄存款增长的动力仍比较强。在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投资环境,以及居民的消费习惯指引下,储蓄存款有望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预计资金宽松将成为今后较长时间内的大趋势。

  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与物价信心指数表

  2005.012005.022005.032005.04

  当期收入感受指数

  23.913.21414.3

  IndexofCurrentIncomeSentiment

  未来收入信心指数

  17.217.219.121.5

  IndexofFutureIncomeConfidence

  当期物价满意指数

  -8.2-11.1-12.5-12.4

  IndexofCurrentPriceSatisfaction

  未来物价预期指数

  19.424.630.237.4

  IndexofFuturePriceExpectation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制表:王栋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