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化解煤电对峙的三条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2:1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特约评论员 云力

  在对峙了10天后,2006年"全煤会"在无果中宣布结束。然而,"斗争"仍在继续,且日渐白热化。

  煤炭行业要放假。1月10日,山东省工业煤炭局副局长乔乃琛"不经意间透露&
quot;,全国几个大煤矿集团正在酝酿春节期间井下放假休息,目前兖矿集团、淮南煤矿已经基本敲定。放假的理由是,煤炭行业过去一直是只问生产,不管价格高或低,一年365天作业不停,矿工得不到休息,矿井得不到充分的安全保护。

  煤企背后的用意不言自明:你电企不是要压低

煤炭价格吗?俺不能给你玩了,俺少生产点总可以吧?只要压低了产量,还愁市场紧缺这只手不能把煤价推上去?到那时,看你电企还嘴硬?

  电企要从国外买煤。华电集团一位高层人士认为,国内煤价现在已经超过国际煤价。据称,华电集团正在做从国外进口煤炭的工作,目前正在谈判,确定进口量。"不能只考虑国内了,要从世界所有煤源、运力、生产条件来考虑配送。"

  电企的用意也非常直观:你煤企不是要涨价吗?俺不买你的行不?俺从国外买煤。

  其实,煤企春节放假,只能算作一个姿态。在我国,煤炭在

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一直都超过65%,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从2003年起,煤炭供应就由过剩转为紧缺,煤企敢放长假吗?舍得吗?更何况国家在关闭4000家小煤矿之后,煤炭供应已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

  电企也一样。电煤需求量很大,占到煤炭消费总量的60%左右,我国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左右,据此计算,电力企业年用煤在10亿吨以上,而我国目前煤炭年进口总量尚不足3000万吨,即使全部当做电力用煤也是杯水车薪。这个巨大的缺口如何补?而且,如果电企大批量从国外进口煤炭,必然促使煤价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煤价上涨,电企呕气的结果岂不是作茧自缚?

  对于这些道理,无论煤企还是电企,都心知肚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让对方看,一个是让发改委看,以便在发改委面前赢得更多的支持。"计划电"PK"市场煤"的问题,归结为一句话说,是计划PK市场的问题。发改委像是握着一个长长的棍子,一头是市场化的煤,一头是尚且不能市场化的电,要保持平衡,在目前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作为连接两者之间的唯一支点,煤电对峙的困局必须由发改委来解决。笔者认为,化解煤电对峙有三种方案可选:

  其一,煤价在电企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上涨,由发改委出面协调,由国家财政给予煤企一定的补贴,结束煤电之争。这种做法也是较为常规的做法。在德国,正如通过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补助、政府收购、矿工补助等等来支持煤炭企业。当然,这种做法也有弊端,在国家下决心将煤价推向市场的情况下,这样做不利于煤价找到其合理的支点。

  其二,煤价完全市场化,由国家财政给予电企一定的补贴,结束煤电之争。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弊端,补贴多少才合适?与煤企不同,电企没有受过市场化的洗礼,他们的依赖心态很强烈。这一点从这次"全煤会"可以看出来。如果说煤企对煤价涨幅达不到理想价位还有心理准备的话,电企则完全等着发改委来为他们"操办"了。实际上,如果从历史上来看,煤企由于电煤价格过低承受的痛苦,要远远超过电企。电企早就被宠坏了。

  其三,煤电真正实现联动,由煤炭和电价同步市场化。由于电力还不能竞价上网,目前的煤电联动,其实是一头动一头不动,导致的结果是要动的动不了,不动的被动的追着跑。现在发改委之所以不敢让电价市场化,是担心电价波动太大,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一天总归是要到来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在终端电价上引入竞争,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力领域,激活竞争,让电价真正走向市场化。这或许是最好的一个解决办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