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变革创新 基业长青------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继达董事长访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2:0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CIS

  2006年是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新年伊始,中大股份又踏上了股改的"首发航班",以10送3.5股(送出率28%)的方案亮相资本市场。为使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上市公司情况,笔者采访了中大股份董事长陈继达先生。

  笔者: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采访。中大股份是以国家外经贸部推荐的首家上市公司的身份登陆资本市场的,但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公司产业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公司外贸主业的发展情况。

  陈继达:我从事外贸工作已有26个年头了,对中国国际贸易业发展模式的历史沿革有所了解。从我们长期跟踪研究的海外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国际贸易服务商在资源组织和

供应链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不会出现所谓"进出口经营权放开了,外贸企业就没有存在价值了"。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大浪淘沙,有助于诞生国内真正优秀的国际贸易服务商。事实上,中大股份上市十年来,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外贸经营从垄断走向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中大外贸产业最可欣慰的是经受住了加入WTO和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这两大冲击。经过这两大考验,中大外贸产业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仍然是公司主业之一,并有所发展。

  笔者:那么,中大靠什么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这种发展态势?

  陈继达:改革。可以说,中大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1992年,中大就是全国外经贸系统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1996年又成为国家外经贸部推荐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上市后,公司对外贸产业的改革也没有停步。2000年,公司又开始新一轮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通过对外贸业务、人员、资产的重新组合,形成以优秀外贸骨干持较大股份的新型制度架构,有效激发了作为外贸经营第一资源------优秀外贸经营骨干的积极性。

  同时,上市公司在中大统一品牌下,加强对各外贸子公司的业务指导和协调,鼓励特色经营和差异化竞争,有效提升了外贸经营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大对这17家公司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接近20%,多个产品的年贸易额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主营生蔬食品出口的中大新迪国际食品公司迅速成长,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5年1-6月份,在外贸行业种种不利因素干扰的背景下,中大17家子公司累计完成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73%,增幅达到了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出口将首次突破4亿美元的经营规模。同时,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现金流和派生的强大融资能力也成为中大股份进军其他业务领域的坚强后盾。

  笔者:这些年来,中大

房地产业在市场上一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陈继达:中大房产集团是具备国家房地产综合开发一级资质的企业,也是中国房地产前100强企业。2002年,中大率先"走出浙江",实施"长江战略"。几年来,布局杭州、宁波、上海、无锡、南昌、武汉、成都等长江流域地区中心城市。目前拥有9个在建及储备项目,土地储备面积接近2000亩。房地产业务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已经高达60%。

  中大房产集团拥有一支善于打硬仗的专家和骨干队伍,其开发的项目曾经获得过杭州市"十大形象建筑"之一、建设部"全国人居经典"最高奖------"综合大奖"等众多奖项。2005上半年,中大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53倍,实现利润4265万元,同比增长4.5倍。可以负责任地说,未来几年,中大房产将步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获期。

  笔者:有投资者认为,中大的国际贸易和房地产两块业务关联度不大,那么,主业的成长性和专业化经营是否稳定?

  陈继达:首先,中大的这两大主业都已有一定的历史。外贸是中大起家的本业,房地产业务则是在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之时的1992年就已经涉足,也是中国商品房开发方面的老牌公司了。

  第二,这两大产业都严格按照专业化经营组织生产经营,而且外贸是全国著名的专业出口商,房地产也是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开发商。

  第三,在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环境中,中大房地产和国际贸易两块业务的财务周期和营运周期恰好形成互补,使得各自在自身竞争领域中获得非同一般的竞争优势,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入均衡快速发展轨道。现阶段我们会兢兢业业做好这两块主业,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除此之外,公司在三花股份、中化国际等优质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因投入成本较低,预期收益丰厚,也形成对公司未来几年盈利水平的良好补充。

  总之,我认为我们现有的主业发展状况构筑起一个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中等规模但资产殷实的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稳健格局。

  笔者:您怎么看待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陈继达: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坚持房地产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一方面我们长期坚持稳健的财务策略,长期保持相对合适的负债水平,以及国际贸易业务带来的充沛资金支持和融资能力,给我们以强大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我们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的长期跟踪研究。我们认为:首先,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轮动"特征,而且房地产业尤其明显。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很多地区处于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住房消费作为继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之后较高一级的实物消费品,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影响住房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短期内难以变化。其次,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预期已经比较明朗,2006年房地产市场需求归于理性,当然,各地的情况会有差异,全国性布局尤其是东西部合理配比布局开发模式,以及具备土地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稳步受益。再者,出于消耗钢材、水泥等11个产能过剩产品的压力,政府主管部门将积极推进房地产品金融化,由此拥有各类融资途径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优。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优质品牌下资金实力的竞争,掌控市场有效资源和市场有效需求的竞争。

  笔者:您对中大股份的未来前景如何展望?

  陈继达:中大能够在生存状况并不理想的外贸行业中脱颖而出,在经历1993年治理整顿和2005年的宏观调控两次大的打击之后,中大房产能够越做越红火,这说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强,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股改完成后,中大将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综合优势,一心一意做足做透国际贸易和房地产两大主业,进一步提高对各方股东的业绩回报水平。

  过去的十年,我们勇于探索,求变创新,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未来的中大,是各方股东利益更趋一致的中大,也是公司治理将进一步市场化的中大。我们衷心希望广大投资者共享中大股份的成长和繁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